多数情况下, 处于发育阶段的幼崽的忘性极大,说是金鱼脑都不为过, 有时候前一天发生过的事,睡一觉起来就不记得了。
但也许是因为出世第一口顺畅的呼吸闻到的就是乔安娜的气味,在长辈和姐妹们都因为一只花豹的靠近而本能地感到危险时,新生小野犬中排名最末的老幺第一时间从花豹的味道中嗅出了熟悉的气息。
许多与之相关的记忆卷土重来,虽然画面断断续续不甚明晰,但从心底涌起的亲近感不会骗人。它认出来了, 眼前是它曾经最喜欢的那位花豹教母!
它激动不已,毫不犹豫上前迎接阔别已久的教母。
相比起反应迅速的小野犬, 乔安娜都有些自愧不如了。
正如成年野犬们没及时认出她的原因, 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想要互相辨别身份, 困难并不小。野犬们之前可以准确把她和其他花豹区分开,是因为她和它们生活了一阵, 身上沾染了不少野犬的味道。这回她出去一趟回来,身上的味道散得差不多了,野犬们乍一闻, 只能判断出她是一只花豹。
她也没法单凭气味区分出每只野犬, 不过,除了味道之外, 野犬们身上还有另一些标志性的参照物。
比如说, 皮毛。
野犬的皮毛主要由黑白黄三色构成,每种色块或大或小,与其他色块不规则地糅合在一起。这种设计看似杂乱无章, 实际上也有其巧妙之处:每只野犬,都有着一身自己专属的、独一无二的皮毛。
乔安娜跟野犬们共同生活了小半个旱季,自然发现了这种规律,多加留意之后,差不多能通过斑纹辨认出每只野犬。
而眼前这只小野犬,从外表上来看实属陌生。
这倒不能怪她记性不好——她早先离开时,小野犬们还都长着一身灰黑的绒毛呢。
很多食肉动物的幼崽在刚出生的时候都长着黑色或灰色的纯色绒毛,这是纯天然的保护色,当幼崽一动不动地躲在草丛或者岩石缝隙里时,一眼看过去就像一块石头,不容易被天敌发现。野犬的幼崽也不例外。
随着幼崽长大,伪装会逐步褪去,就跟艾玛身上褪得只剩脖子后面一小簇的浅灰鬃毛和辛巴腿上肚子上淡化到看不清的斑点一样,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是每天都看着,变化不会特别明显;可乔安娜这段时间正好出门了,在她眼里,小野犬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的灰姑娘,眨眼之间从头到脚变了个样。
乔安娜回忆了一下,一个月之前,两个月大的小野犬们身上的绒毛尚处于将褪未褪的阶段,全身上下只有白色的斑块明显显现出来,其他地方还是灰蒙蒙的一团。
短短一个月后的如今,小野犬们彻底长开了,圆滚滚的身子拉长,体态明显向成年野犬靠拢,隐藏在绒毛下的斑斓皮毛也彻底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