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鬓影, 觥筹交错。
宫中的宴会正在开,四周尽是达官贵人,最上方则是天子、太后、皇后, 太皇太后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来。冬至节宫宴, 也可能是规模最大的宫宴了,凡是有些排面的人家都到了!
此时大殿中央正在表演歌舞,是典型的楚地翘袖折腰舞, 音乐缠绵,很美...确实很美。
陈嫣没有和母亲刘嫖在一起,应付一帮贵妇人——如今母上大人似乎很热衷于将她介绍给长安的贵妇人, 就算她再迟钝, 也品出一点儿味道来了, 这是要给她找婆家了啊!
虽然陈嫣知道这个时代有早婚的习惯, 但是她这身体才多大!起步五年, 最高死刑啊喂!
事实上, 陈嫣打算能拖就拖...好在此时虽有早婚的习惯, 但晚婚的传统却也是存在的,这就给陈嫣的行为以一定支持。
在早婚和晚婚这个问题上,汉代的人们其实是很矛盾的, 这种矛盾在日后还会不断延续,直到唐宋以后,才会被早婚彻底一统天下, 十八九岁之前再不嫁人, 那就是真正的老姑娘啦!而形成这个看法的时间, 显然比大家想的要晚的多。
春秋战国以前,很多人都习惯‘晚婚’,当然,这个晚婚其实也不晚,女子大概在双十年华吧。这是因为,当时的人通过实际生活经验佷容易得知,这个年纪的女性身体长好,同时精血旺盛,总之就是生育的最佳时段。
对,就是生育!毕竟古人结婚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生育,如果不能延续血脉,为什么要成亲?这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认知。
早婚的小姑娘才十二三四岁,早早怀孕,然后生孩子艰难,甚至生孩子的时候发生各种悲剧!这是佷容易就能发现的事情。别把古人想的什么都不懂,这种统计就能知道的事情,他们其实是早有见地的。
早婚的风气起来,是国家政治层面的需求!简而言之,打仗死人多了,人不够用了,所以需要男男女女早点儿结婚,早点儿生娃!至于早婚早育对于小姑娘的健康的影响,对于后代可能存在的隐患,提出早婚的人是不在意的。
中间不论有多少人会成为牺牲品,但最终的结果会是人口增多,这就够了。
事实上,现在看来古人有一些东西很自相矛盾,也可以从这一转变得到解释。如男子是二十而冠,认为二十岁才能成年。可是印象中二十岁的古代男青年,只要不是家里穷的没办法了,这个时候都结婚了吧,甚至有了几个孩子也不奇怪。
这就很奇怪了,成年才意味着能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可是在成年之前就普遍地完成了婚姻,组建了家庭——呃,这要怎么解?
事实就是,在晚婚风气比较盛行的时候,男子一般的结婚年龄大概在二十五岁左右,这个时候他们当然成年了!是后来结婚年纪不断往前推,这才造成了‘未成年’结婚的特殊情况。
至于成年加冠的时间为什么不变化...一个是因为儒生强调礼法,又很崇拜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是很典型的古礼了,一般不可能改的。另一个,加冠的意义在后世越来越流于形式化。
实际上,一个男子到底有没有成年,在家里到底有没有发言权,后来都从实际出发了。有的男子早早就有了事业,那么即使才十几岁,在家里也是有发言权的,会被认为已经长大了,是个大人。
早婚的习惯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当时还有很多学者大为斥责呢!而这个习惯由秦传到了汉,所以到处可见十五岁之前结婚的,甚至女子过了这个年纪不结婚还得加大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