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蚡是不是真的有才这个问题, 刘彻想必是很有发言权的了。
简单来说,说田蚡真的一点儿才华都没有这是不对的!田蚡有才, 但他的才华绝对没有大到能够支撑他做三公九卿这样的官员。当然了,能不能当三公九卿,这本身也就是刘彻一句话的事儿。
当今天子觉得他可以,那么他就算不行也得行了。
三公九卿也不代表着一定要大才, 有的时候有两个划水的,有两个专门用来做应声虫的,都不成问题。比如有了田蚡, 刘彻就可以让他在朝堂上完全代表自己的意思。
这种传声筒听起来挺让人鄙夷的,似乎人人都能做。无外乎就是投胎投的好,再外加会抱大腿而已!但这样的人物在朝堂上又是不可或缺的,不然总不能刘彻自己下场打架吧?
坏了‘规矩’是一方面,让其他人再也不敢说话了是另一方面。
抱着这样的想法, 刘彻对于田蚡的能力不够没有产生太多想法...嘛,就这样呗,也不是带不动。
刘彻虽然喜欢聪明人,讨厌蠢人, 但随着阅历增加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他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国家, 手下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官僚集团。这种情况下,出现什么情况、什么人都不奇怪。
一味地拒绝其实没什么用, 他也只能选择一条最有利于自身的路。
真正让刘彻对田蚡有意见, 并且还是不小的意见, 其实是田蚡自毁长城。
刘彻容忍了这个舅舅的相对‘无能’, 反正利用对方压制窦氏外戚好用就好了。问题是田蚡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可以这么说,他身上有着一切穷人乍富时有的问题!
短视、贪婪、浅薄、不知收敛...每一条都不至于让刘彻想要立刻换掉他。但当这些事情接二连三发生的时候,刘彻心中的不满也在积累——说的更冷酷一些,刘彻这个做外甥的已经相当看不起田蚡这个舅舅了!
就比如说,田蚡多次挖刘彻这个外甥的墙角。
田蚡作为长安城中的新贵,纵使很显赫,财富积累的底子肯定也是比不上一些积累了几十年的贵族的。特别是如田产宅院这种部分,在长安往往是有钱也没办法搞定的,田蚡就更加矮人一头了。
于是在大肆敛财之余,他在地产方面胃口最大,吃相也最难看!
现在的武安侯府是刘彻赐的,但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座!是田蚡接到赏赐之后认为宅院不够大、地段不够好,于是要求刘彻重新赐一座。刘彻虽然有点不爽,但还是没说什么,给了自己舅舅这个面子。
但新宅子赐下去后也没有安生下来,而是不断地有宅院扩建的新闻传来。说实话,长安发展了这么多年,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少空地可以自由发挥了!特别是好地段。
田蚡想要扩建,他周围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扩建往哪里扩建?用钱可是收买不了这些人的!
于是带有胁迫性的行为就出现了,一些人慑于其权势,最终选择了妥协。
这种事儿说大不算大,说小不算小的,天天在刘彻耳朵边上出现,就颇让刘彻觉得丢人了——刘彻并不是要求属下毫无瑕疵当圣人,但田蚡这样简单粗暴地以势压人,最后坏了名声,图的就是那么点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