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可以扩大基础速成班的规模,将这个原本的公益项目转型为人才培养项目。等到普通人经过了基础速成班,就可以考虑要不要进一步培养——这等于是将工坊中的老师带徒弟搬到了学校里。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专门老师教导,其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进修班,这是参与工作后才有的了,其实就是干部预备班。岗位上做的好的人有机会提干,但相应技能不足(其实也是为了统一集团内部的认知),这个时候就去上进修班,使之思维和技能上都由普通员工转入中层。
这么个框架很容易立起来,可是具体的就很难做了。
陈嫣决定一样一样地来,首先是基础速成班。基础速成班别的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免费!不免费的话很难吸引人来。事实上,就算是免费的,也有很多人没来!不是人家不知道知识改变人生,是实在没办法了!
来学习就意味着要脱产,若是一个已经能做事的人,这无疑会使家中少一份收入!很多底层家庭是无法接受这个的。甚至来学习的是小孩子也有这种问题——小孩子大了也能帮着家里带更小的孩子、帮父母跑腿、做家务什么的。如果来读书上学,这些就都不能做了!
其次,规模要做大!此前陈嫣只是在阳陵邑办,这就不行了!日后在有产业的城市都要办...不,没有产业的城市也可以办。一方面是做公益,不必讲究那么多。另一方面,这种事本来就可以扩大自身影响力!这些被培训出来的人,对于陈嫣产业的认同度是很高的。将来要是产业入驻当地,用工问题就好解决了,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吧。
规模大很好,只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钱都是小事了,陈嫣每年的现金流很大,赚的多,花的也多。做基础速成班,哪怕全面铺开,一年又能花多少钱?最多的开销在老师的工资上,场地费恐怕都不会有多少!
像是重点城市,还可以建一些大而开阔的棚子,就在一间大教室里上课。而非重点城市,连这个都可以省掉,露天教学根本不算什么!雨天停课就是了。
一个学校各方面的杂费,陈嫣估计一年都不到两万钱。到时候全国几十个城市铺开也就是几百金吧。这对于大富豪来说都不是小钱了,但对于陈嫣来说,随便哪个生意上挪一部分利润,经费就出来了。
这件事上,难度在老师上!一个学校至少需要一位老师,一个城市肯定不止一个学校。如果要铺开全国几十个比较重要的城市(至少郡治这种级别的城市肯定是列入计划的),这可是几百名老师的缺口。
实际上几百个读书人并不难找,或者说别处难找,大城市,特别是如长安肯定是不难找的。
这里常年生活着全天下的读书人,这个时代又没有科举制,如果学成文武,要货与帝王家,那是很难找到门路的!除非是某些有顶层关系的,不然大多数学子也只能留在长安等待机会了。
等天子招贤,等长安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招门客(门客当然不是这些人的目标,但却是一个跳板),成为门客之后只要引起大人物的注意,就很有可能得到推荐,见到天子!
大人物一般也很愿意举荐人才,这一方面讨好了天子,另一方面推荐的人才好用,将来能够出头,也是为自己寻找了一个政治上的盟友。
然而,无论是等到天子招贤,还是成为大人物门客的,这样的读书人依旧是少数!很多徘徊在长安的读书人看不到前途...甚至连生计也很成问题!
从中寻出几百人,这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