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梅见他不吱声,心里有点儿急,一个劲儿往苏奶奶那边看。
“建国,你还在犹豫什么,难道你真的要随那两个孩子去折腾,他们才多大年纪,懂什么?!”苏奶奶重重的顿了下拐杖,说道。
“妈,您别急,我知道了,让我再想想。”苏建国看向熊春梅,幽幽道,“弟妹真是为两个孩子考虑?”
上次老二一家偷钱的事情,到底还是给他留了个不好的印象,苏建国生性多疑,忍不住有些怀疑熊春梅的目的。
熊春梅被他问得有点心虚,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她是占理儿的,于是声音就格外洪亮了:“大哥,恬恬他们有出息,我们当叔婶的脸上也有光,自然希望他们好的,大哥要是怀疑我,那就当我没说过!”
其实她是有私心的,念中专时间短就算了,她娘家嫂子说了,国家还有补贴,相当于不用花钱就能读完三年,而家里省下的那些钱,他们自然也会跟着沾光。
可这话不能当着苏建国的面说,免得他大哥怀疑他们别有居心。
苏建国点点头,这回他也不傻,去单位上也找别人请教了一下,得到的信息果然印证了熊春梅的话。
现在中专的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不是成绩顶尖的,还真的上不了,反倒是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低一些呢,于是他很快打消了怀疑的念头。
中专三年不用家里花钱,毕业就参加工作,比大学生多了四年的工龄,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苏建国一双小眼睛微微眯起,精明的光芒流泻出来,心里便有了打算。
到了晚上,苏恬三人从店铺回来,虽打扫收拾,忙活了一天,挺辛苦的,但想到很快就能新店开张,心情却是极好的。
一开门,就看到苏建国翘着二郎腿,坐在客厅,仿佛专门在等他们。
苏恬顿时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只见苏建国朝他们招招手:“恬恬,泽涛,你们过来坐下,我有事情跟你们说。”
作者有话要说: 二婶虽然是有私心,但是在八十年代,中专的确是很多人的选择,考中专比考大学竞争都激烈,毕竟铁饭碗+包分配+多四年工龄,更重要的是,还能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吸引力是很大的,所以很多中考的状元尖子生都选择了念中专,而不是上高中。
这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当时,中专生的素质和水平完全不比大学生差,甚至还更高的。
直到95年大学改革,大规模扩招以后,大学生泛滥了,中专生才变得不值钱了,后来中专也都变成了大专。中专这个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网址: .. :,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