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臧扔商节杖入熔炉后, 尘埃落定,那些滞留的士子才女三三两两的都离开了,包括党阙、姑布卿和巢芳饶。
梁君有二攻绞国之打算 , 巢芳饶虽想就近培养谢沁, 却是无法, 只得暂且离开, 收获大豆丁笑得见牙不见眼的灿烂笑容一枚,“老丈一路走好啊——”
巢芳饶扭头去找谢涵, 表示一年以后, 定会再来,谢涵欣然允诺届时必会给谢沁抽出时间让大师教导。
谢沁:“……”
巢芳饶心满意足地走了。
目前还留在温留的主要是以郑演、期思雩、爰稼穑为首的水经派、工墨、农家子弟, 以及师嘉映,和留下来运营晴雪坊的苏盛黑。
元宵时节,几位大师踩点完毕, 正式拟好路线、水位与建筑细则。正月十六, 谢涵亲自剪彩,水利工程正式启动。
至于劳力, 两个多月的时间,谢涵先是发诏令通知八城, 他的温留城自是不用说。沈澜之的大迎城, 温亭的少海城, 豫侠的通里城也即刻配合。虞纯早色令智昏, 就凭这句话是应小怜说出来的, 他就不会拒绝。值得一提的是,游弋喾和须葭二人还没派人去游说, 就主动支持, 可谓深明大义。反而徐芬因为极泉城在平燕之战后还没恢复, 不舍得百姓如此辛苦,谢涵亲自过去晓以大义,才同意。
诏令发出后,谢涵又前往各城演说,讲清楚这次修建水渠的利益——只要辛苦七年,以后庄稼都能翻倍,更不用怕黄河水泛滥,以后子子孙孙都能高枕无忧、岁岁丰收。
咳……这自然有艺术加工之嫌了,但确实是造福万民不是?
至于工程可靠否,诸位放心,他之前召集天下擅长治水之士,讨论方案,现在留下最能干的几个大师,相信不会有问题的。
还有七年背井离乡?
家中田地荒芜?
老父老母无人奉养?
不用担心,咱们八城比邻而居,路途又不远。每年分批放两次探亲假,每次一月,每九日休息一日,每户留两丁侍弄庄稼、奉养父母。
老百姓们听明白了,虽然要背井离乡,但想想好处,还有假期,也都愿意苦这几年。且谢涵在八城中颇有威望,当初又曾广施恩慧,他的诏令,众人都愿意响应。
如此,征召来的,就有足五万人。
算上温留原有的两万兵,便是七万。当然,这两万兵不能完全当两万用,谢涵采取的轮换制,隔四日轮换,一万操练,一万修河,然后同所有徭役一般,休息一日。另外,操练的同时,也要维持修河道的徭役们的秩序。
至于七万人的吃食,温留府可没有那么大的厨房,做饭送饭也是劳力,于是谢涵令韩斯将温留府所有住户重新编了一次,十户为一巷,十巷为一里,共计四十一里人家。再将目前修筑路段划分,每一里对应就近路段的徭役,包圆他们的吃食,至于粮食则由温留府发放,同时包了那一里的吃食,若有发现贪墨,按盗窃罪和以下犯上罪论处,每巷人互相监督,一户犯罪,一巷连坐。并委派了里长、巷长管理,奖赏有之,犯罪则处罚翻倍。隔段时间,温留府还会派出官员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