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到的是一小批墨家子弟, 对于这种技术类的事情,他们从来感兴趣,尤其是这种能造福万民的,真是忙不迭赶过来了。墨者又素来刻苦, 日夜兼程, 成了最早到达温留的一波人。
至于为什么只是一小批, 因为大批墨者都在绞国抵挡梁国铁骑。
为此, 沈澜之还特意从偏历城“写信”给卫瑶,“想当初太夫人何等英明, 令绞国公室在我国学习,又令大臣代替管理绞国, 数年后可兵不血刃得绞矣。”
“梁君高可真是会把一盘好棋下烂啊——”沈澜之喜欢称呼姬高为梁君高,在他心目中的梁君自始至终都是梁武公,无可替代, “竟然上手去打绞国,归根到底不是他们不小心杀了个绞国公室么?不错, 确实不是不小心, 是有心人故意的, 这个时候不出来澄清,再责问绞国, 竟然上手去打。当其它国家是吃素的吗?上次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梁国又积威还在。现在几波内乱, 国力一损再损,哈哈哈——你知道有多少国家来给绞国助阵吗?”
“还有巢芳饶那个爱搞事的老不死,这回倒是积极。”
“想当初君上攻雍, 可还记得把大家火力都引去随国。梁君高却只看到的战争的顺利, 看不到其上的铺垫。可叹可惜, 堂堂中原霸主,到头来连个末流小国都打不下来,以后怕是再无他国畏惧强梁了。”
“强中至强,煌煌大梁,众君之君,梁国之君。终将成为青史黄帛上短短的一段话,像许多惊艳一时的人杰霸主一般,消散于历史长河,谁之过矣?”
“老师老师——”
“快来人啊——卫先生咳血了——”
“去找医工,快——”
这三声嚎叫分别来自谢珩、青牙和谢沁三丁。
卫瑶本是坐在一边看三个豆丁练剑的,当初麓山一役,他外伤虽消,却伤了肺脏,不得吹风吹沙,不得大动干戈,不得情绪过激,但舞个样子给三丁看,教导其中奥义却是绰绰有余的。
谢涵确实给卫瑶找了一个再适合他不过的位置。
偏偏沈澜之不放过他。临走前还要求谢涵找人给卫瑶念信,谢涵一笑而过,但也不会拦着对方送信,看与不看,端看卫瑶态度了。
卫瑶会看吗?
沈澜之是何等样地了解对方。
想想今天信上内容,他高兴地长笑三声,并多吃了一碗饭,须葭看他吃得多,很欣慰,还给人夹了一筷子肉,“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