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明朝,就像是火上的炉子,外面看起来巍然不动,其实里面水都已经沸腾了。
思索再三后,作为内相的俞培忠叹了口气,才道:“好吧……咱家就替你们走这一遭!”
不只是孙闲,包括沈岳三人在内,此时都诚心拜道:“多谢俞公公!”
俞培忠虽然是太监,但他是有大局意识的,对皇帝对国家都是忠心的,这也是他稳坐掌印多年的原因。
“先吃饭吧!”俞培忠平静道,很多时候他都是这般云淡风轻。
之所以要先吃饭,是因为皇帝也要吃饭,禀报事情总不能影响皇帝的胃口。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俞培忠便带着孙闲几人,进到了玉虚宫内。
虽然御座之上空空如也,但孙闲等人还是跪在丹陛之下,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过了几分钟后,才见朱瑜隽从侧门出来,旁边跟着的是俞培忠和几名小太监。
此时朱瑜隽一身道袍,虽然鬓角已经斑白,但看起来却神采奕奕。
“朕玄修不成,如今就连传膳,你们也要来搅扰!”朱瑜隽坐在御座上,神色间难以看出喜怒。
“搅扰皇上清修,臣等万死难辞其咎!”孙闲语气悲切。
“行了,起来吧……有什么事就说!”朱瑜隽歇倚在御座上。
“谢皇上!”孙闲四人这才起身。
然后便是孙闲把雍西的情况详细讲了一遍,朱瑜隽的脸色也越发的难看。
待孙闲说完之后,大殿内变得一片死寂,更可怕的是皇帝冰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