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资下降则更多人选择了乘车而非自己走路,亦或是自己租一辆马车。
来百财货运马车的生意就更好了,因为载重量更大所以更受亲睐。
而且虽然车资增加了,但同时这重量也增加了、速度也提升了反而每次的货量都增加了。
后来的几日虽然销量都没有如同开业第一天那般火爆,三大车行陆陆续续却也挣了不少。
最多的一日有十万两之多,最少的一日亦有三四万两。
官宦商贾们买了簪缨坊的车一坐,觉着确实不错有些心动的则是又往车行里跑。
这次他们直接到御驾堂去看车了,或是为了面子又或是为了舒适总之部分咬着牙订了车。
御驾堂的车打底一千八百多两,订金就得一千两。
工造期从十日到一个月不等,具体看车型配置和用料。
而那些买了御驾堂车驾的豪门贵戚们是暂时提不着车的,可他们又想舒坦。
于是干脆先买上一辆几百两的簪缨坊车子先坐着,到时候自己的订制车回来再换上。
哆哆嗦嗦的拿着账本,弘治皇帝这真是内牛满面啊!
卧槽尼玛的狗逼朝臣,一个劲儿的跟朕说什么帝国贫困……
这这尼玛能叫贫困么?!看看那些个官宦商贾,一气儿买车都特么买两辆的!
七百两一辆的车子下去就是一千四百两,还有特么去御驾堂买订制车的。
最低一辆一千八百多两,要的最好的也得三四千两丝毫不比那些豪门贵戚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