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此处别了任同州、高一功,骑兵一路飞奔,在到达会州之前,便已赶上前面的第五营和第七营,,一同回到兰州。
周宾、宋文两步在兰州休整了数日,各自领命。
有了河西总督府在北面护卫,驻守肃州、甘州、凉州、兰州的第四营李绩部,已经并非边疆,压力大减,在李自成出塞的这段时日,不但紧紧盯住兰州,同时完成了整编,已经不需要换防了。
周宾部回到西宁,现在西宁几乎是空城,只有少量辅兵,而宋文部接替秦大年部驻守靖远县,秦大年部回兰州休整、整编,与李过的第二营,共同驻守兰州。
第七营去靖远县换防之前,李自成特意召见了宋文,还有他着意培养的年轻军官赵光瑞,在贺兰山、狼山的战役中,宋文部在哈达山歼灭镶红旗一个牛录、镶黄旗四个牛录,赵光瑞因为战功,已经晋升为从千户。
从贺兰山带回的大批战马,除了给李过的千余匹,剩余的两千余匹,全部交与固关的刘云水,这样第一营、第二营的骑兵,都是达到三个千户。
一切安排停当,已经是四月中旬了,李自成再次将目光集中到朝廷与盗贼身上。
根据汉清局的讯息,高迎祥、张献忠在凤阳火烧皇陵,充分表现出流寇的本性,他们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迅速南下,接连攻克庐州、安庆、和州、滁州,一直打到长江边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然后折而向西,与南下襄阳的老回回马守应部,在湖广马成会师。
而北上的射塌天刘国能等人,在黄河两岸与东出潼关的洪承畴玩起了猫猫,他们总是在附近出入,就是不愿与洪承畴部的主力决战,洪承畴被崇祯限定“六个月内灭贼”,没办法,只得将属下的军队撒出去,四处围剿盗贼。
李自成一声长叹,北方的烽火,已经进入湖广,大明的中五省,又要被盗贼弄得乌烟瘴气了。
这样的事情,原本与他无关,但他想到的却是结局,朝廷与盗贼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负,最终都要他来收拾残局,战局越乱,将来收拾起来便会越困难。
破坏的速度远远大于建设的速度,如果整个大明都被打残了,他凭借西宁、兰州这一隅之地,又如何能收拾残局?
朝廷原本处于优势地位,无论是军队的质量数量,还是后勤补给,都是远远优于盗贼,然而,现在却是被盗贼牵着鼻子走。
这中间究竟有多少是人为的原因?
就像这次,盗贼们火烧凤阳的朱家祖陵,崇祯一怒之下,竟然逼迫洪承畴“六个月内灭贼”,坐在紫禁城说话不腰疼,如果六个月内灭贼,又何至于今日盗贼愈演愈烈?
洪承畴明知不可能,却被迫出潼关破贼,虽然取得一定的战果,但他将属下的军队拆分开来,实行处处制敌,一旦出现漏洞,就会处处“制于敌”。
盗贼本就是“流寇”,到处游走、分分合合是他们的长处,一旦盗贼察觉到洪承畴分兵处处设防,他们必会集中优势兵力,毕其功于一役,洪承畴岂不损失惨重?
究竟是崇祯的愚蠢,还是洪承畴的愚蠢?
李自成虽然赢得了塞外,在戈壁上立起了河西总督府,却对朝廷与盗贼之间的战争,感到束手无策。
两头红了眼的水牛斗角,一个消瘦的山羊能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