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最前面的蒙古弓兵,刚刚进入四百步的射程,便遭到枪手们的第一波打击,三四百颗子弹几乎不用瞄准,全部切入蒙古骑兵的队列中。
“噗嗵……噗嗵……啊……”
坠马的蒙古士兵,有的只是轻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发出一个最简单的单音节母语,随即便是闭上嘴巴——不是死于天命军的枪伤,就是死于同伴的铁蹄!
百余蒙古士兵坠马,对于一千五百蒙古的弓兵来说,只是翻出一朵小小的浪花,瞬息便被潮水般的骑兵淹没,但坠马的尸体,和失去主人的战马,还是影响了后面的骑兵。
在骤然遭到打击之后,蒙古骑兵的阵型为之一滞,待要避开障碍调整进攻的方向,又发生了新的抢道的事,战马相撞的情形,稍稍延缓了前进的速度。
林丹汗的嫡系骑兵,毕竟训练有素,在短暂的骚乱之后,很快便调整过来,重新加速、进攻。
然而天命军的第二排枪手,又射出了三四百颗子弹,冲在最前面、最勇敢的蒙古勇士,又有百余人坠马伤亡。
然后是第三排枪手射出的子弹!
城上城下,都是循环往复。
天命军的枪手们,射击、装弹、瞄准、再射击,三排士兵,恰好形成不间断的火力网。
城外的蒙古骑兵,也在重复着自己的节奏:冲锋、坠马、被践踏、再冲锋,只要不能突入弓箭的射程之内,这样的循环就会持续,直至伤亡殆尽。
天命军的枪手们,在操训步枪的时候,一般都会用战马扮做骑兵操训,在计算战马速度的同时,也会计算着自己射击的速度。
不过,操训场就是操训场,当面对蒙古骑兵的时候,他们才发觉,战场远比操训场更加残酷、难以掌控,蒙古骑兵正一点点突破四百步的距离,逐渐向城墙下逼近。
距离越近,步枪的准头就是越高,蒙古骑兵的伤亡就越大。
随着伤亡人数的增加,城下形成了一座座由尸体组成的“小丘”,他们和受伤的战马,还有无主的战马一道,又延缓了蒙古骑兵前进的速度。
敌军速度越慢,步枪的准头也会越高。
在二百步的距离上,蒙古骑兵的前进的势头终于被遏制住,此时达到一个平衡:蒙古骑兵前进到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便会遭到步枪的射击,骑兵坠马,失去作战能力,或是被后面的马匹践踏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