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道长走下马车,朗声问道:“杨司徒现在何处?”
“回禀国师,大人正在大殿中,就等国师您过去了。”其中一领头的回答道。
中年道长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大步踏入了府中,径直朝大殿走去。
原来,这道长便是当朝国师,李玄机。
这李玄机出自道家名门,紫云观。此观在修道界中虽不似道宗那般处于顶尖位置,但也算得上是一个名门大派,观主李玄机真人更是功参造化,在整个修道界也算得上是一名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李玄机忧心苍生,早年又助先皇平定天下,于社稷而言实是功不可没。先皇即位之后,敕封李玄机为当朝国师,紫云观也因而名噪一时,一跃成为修道名门。
新皇即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地位,藉由感怀李玄机功于苍生之由,特在长安城建造了一座分观,观内塑李玄机金身铜像,供万民敬仰。而李玄机则是保留国师身份,又加封护国将军一职,虽无实权,不过官职显赫,已不在国公之下。
建造洛阳之事,虽说表明上是由杨司徒统领,不过背后却是少不了李玄机的支持。这不,洛阳魔气泄露一事,很快便传入了新帝耳中,当即差李玄机前来调查此事。
李玄机亦是早有准备,早在事件发生之初,便已到洛阳深入调查了一番,之后便布告天下,广发英雄帖,邀请各门各派人士前来洛阳相助。而他本人,更是亲回紫云观,取来了镇观之宝——七块封魔石,欲以石中强大的封印力量弥补缝隙,重新将魔气封印在地底之中。
不过此时的李玄机却是没有料到,如今洛阳城正魔齐聚,其中不乏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他这番举动,终是为洛阳招来了祸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大殿正上方,有一华服老者挺立,眼睛微闭,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这人看上去五十多岁,神态端庄,目光深沉,颇有一股养尊处优之气。此人,便是当朝国公,杨素司徒了。
杨司徒似有所感,缓缓睁开了眼睛,正见前方李玄机急步走来,上前几步,相迎道:“李真人,此行可还顺利?”
李玄机点了点头,问道:“此行我已将所需之物带来,就是不知此地现下如何了?”
紧接着,杨司徒便将洛阳最近两天所发生之事大略的给李玄机讲了一遍。听完,李玄机则是露出了一丝意外之色。
原本他意料经过数日之后,洛阳的魔气便会接近难以控制之势,但奇怪的是,这魔气外泄非但没有加剧,反而还有所缓解。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势力都暗中前往魔窟探查,其中更不乏一些角力,但都因是修道之人,朝廷也不好太过约束,只要不破坏魔窟封印,杨司徒也就由着这些人去了,只等着李玄机回来再作定论。
“看来封堵魔气之事,多半还有高人暗中相助,否则洛阳危矣!”
“如此说来的话,此事倒也简单了。”
李玄机稍一思索,便大致明白了局势,当务之急,便是要整合各方力量,重新布置那封堵魔气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