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决定(2 / 3)

张昭负着手,在河边吹着风,眺望着村落、田野,回答道:“就叫二锅头吧。”再道:“伯宁回来后,让他来见我。”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二锅头做出来,这很正常。毕竟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工艺。他后面还需要改善工艺。庞大郎只是个半把刀的酿酒师傅。但仅凭着这酒,就足以说服董朗。

他昨天就让长随陈康去青龙镇中找董朗,倒不是催染料配方的尾款。而是,他需要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他只剩10两银子,这可没法大规模的铺货、销售。

他需要在一个月内赚到200两银子,还有二十天。

傍晚时分,张昭家门前的工地上到处是热闹的场面。张昭吩咐加餐。大笼蒸好的馒头,煮好的骨头汤、面条,大块的肥肉,各种菜肴,不断的送上来。还有酒水供应。

偏西处,刘二狗坐在八仙桌边吃饭,大口的喝酒。同桌的数名青年都是护院队的成员。

一名青年环顾着四周,感叹道:“昭少爷这做派,以后在咱们这村里,肯定是一呼百应。二狗哥,你这个位置,将来肯定是要飞黄腾达的。”

刘二狗咕咚咕咚的喝酒,抹着嘴,粗声道:“我知道。”

他的思维很简单。张家少爷给他吃喝、发银子,他就把张少爷交代的事情办好。

几名青年失笑。指望这位说几句拉拢人心的话太难。

于此同时,20里外的青龙镇中。

中秋节前夕,董氏家族中的主事者们汇聚在一起,盘点这半年的收获。董朗跟着父亲在议事厅中最后排的位置。蜡烛明亮,主位中的中年人朗声道:

“这一个月以来,布匹的生意的增长不错。主要得益于小朗买下的染料配方。”

董家住在青龙镇外的村中。主要经营布匹、成衣、煤炭等生意。在京西只能算小商人,一年的利润约有八百两。这和京中权贵们根本没法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