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照样来王氏跟前尽孝的唐筠柔, 恰好便听到小堂妹这番鄙夷的话,先是一怔, 随即脸上便扬起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她透过菱花窗格望向屋里的李氏母女,看着唐筠瑜气得哭了出来, 正伏在李氏怀里抹眼泪, 上首的王氏唉声叹气, 却偏又没有说那个气哭了人又跑掉了的孙女半句, 心里顿时一阵快意。
怕人瞧见,她又忙掩饰笑容,深知这个时候进屋的话必会轮为李氏母女的出气筒,故而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郑国公府三姑娘便是四公主的伴读、郑贵妃的内侄女郑妍,她的及笄礼几乎把京中各府贵女都邀请了, 身为吏部侍郎之女兼五公主伴读的许筠瑶自然也在其列。
而她都去了, 形影不离的五公主自然亦乐颠颠地也要跟着去瞧热闹。
听闻最受宠的五公主都要来,自然有更多人争着想要去, 没有收到帖子的人家也想方设法地求一个‘女伴’的名额。
为着这个‘女伴’名额, 阮氏已经先后应付了数位上门来的相熟或不相熟的夫人, 教她好不头疼。
只当许筠瑶把同样希望跟着去的唐筠瑜怼了一顿之事传入她耳中后, 她无奈地揉了揉额角。
好了, 这下子谁也别想去了。她叹了口气。
原本她就是想让女儿带着大房的两位姑娘一起去的, 尤其是下个月便满十四岁的唐筠柔, 多出去走动走动, 对她将来议亲也有好处。
却没想到她还没有跟女儿提此事, 大房那对母女便已经先借婆母的口提了, 以那丫头的性子,纵然一开始是肯的,这会儿也必是不肯了。
对那丫头只能顺着来、软着来,哪能逼着压着。你愈是逼压,她就偏跟你对着干,偏不让你如意。
她再度长叹一声。
在翠纹碧纹两年前先后出嫁后才提拔上来的侍女挽琴明白她的心思,有些不解地问:“三姑娘拒了二姑娘,可大姑娘若想去,好好跟三姑娘说说,三姑娘也未必不会不肯啊!”
阮氏摇摇头:“柔丫头若是去了,回来之后还不定吃多少编排,何苦累了她。”
挽琴想想二姑娘的性子,了然地点了点头。
也是,二姑娘求而不得,反倒让大姑娘成了,以她的性子,还不定怎么折腾呢!
阮氏正叹息着,那个让她无比头疼的罪魁祸首便轻哼着小曲儿,学着她爹的模样背着手悠哉悠哉地踱了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