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林总公司做五金生意多年,不管是销售还是对市场的把握,那班人还是很有经验的,如门市曹经理这些营业员,对业务非常熟练,也肯定比新招一批营业员上快得多。
说完好处,就是弊端。赵红兵对鹏程公司有很大期望,一开始便在各方面制定了严密而现代化的规章制度,目的就是希望这家公司能得到飞速发展,成为能够参与现代化竞争的大公司。现代化大公司,离不开现代化科学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赵红兵说服林总和刘总,联系了香港的猎头公司为鹏程寻找一个精通管理的高级人才,这个工作已有眉目,鹏程公司预留了一个副总经理的位置给对方,并且准备了一套住房和一部车,再加丰厚年薪的待遇。
这些,都足以说明赵红兵对管理方面的重视。
而曹经理那班人,勤快是有,也能吃苦,但自身化程度低,又在门市经营自我总结了一套粗糙的管理学问,这些学问有好有坏,赵红兵不希望他们将坏的一些习惯带入新公司,这会影响那些新员工,造成管理上的困扰。
思前想后,赵红兵最终还是答应了林总的请求,但提出一个条件:半年以后再并入。
他的理由是公司刚成立,事务繁多,如果再兼并门市,恐怕会弄得一团糟,再者家门市的资产核算也是一件麻烦事,现在财务人员严重短缺,根本无法胜任。
林总接受了赵红兵的理由,同意半年后并入。一个有可能引起矛盾的争执就这样化解了,刘总暗地舒了口气,也增加了对赵红兵性格的评价:这是一个有很强原则性的人。
接下来就是招聘和寻找店址。林总将外甥刘鹏飞调过来,让他和赵红兵负责看门市,他和刘总驻扎人才市场,负责招聘所需人员。
花了一周时间,他们在华丽环岛和田贝四路看了两个门市,又在巴登街南北路看上个铺头。田贝四路的门面有五个门栋,比林总公司最大的门市还大,每月铺租一万千元。
赵红兵觉得位置都很好,难以割舍。把林总和刘总叫过来一起参谋,林总拍板说:全部租下来!
这样就超了预算,预计五家门市的资金,实际上要准备开六家门市的钱,林总豪爽道:有缺口不怕,缺多少我个人来补,这些钱就算我暂时借给公司的。
精仔私下告诉赵红兵,林总最近打牌运气很旺,赢了不少钱,前几天还给了他一万块赏钱。
门市找好了地方,可是招聘的人员还没有到位。
林总忙着打牌,也没有时间面试,刘总一个人忙不过来,赵红兵便过去帮忙,两人忙了几天,招了一批采购、仓管、营业员还有几个有五金方面销售经验的主管。
同时赵红兵为自己的东方贸易公司招聘了一位在大型国企有几十年经验的退休老会计,姓王,西广人,因为儿子媳妇来深市上班,他也就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