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楼顶,又想起了楼顶是否漏雨。去三楼房间四下看了看,没有任何水渍,对这栋楼的建筑质量,又放心不少。
正在三楼四下看,肖肖去喘吁吁的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来……来人了……来柳……柳条了!”
穆东心里一喜,随着肖肖跑下楼去。
来的是一辆手扶拖拉机,装了小半车柳条,一看就是来试探一下的。否则大老远跑一趟,怎么不得多装点。
来人就是昨天看到穆东和肖肖上奥迪车的那个人。今天拉来了一千一百斤白条,来试探一下。
结果没想到进了院子,看见一个熟人,苏老头。
苏老头以前赶集贩卖柳条,和很多人都认识,俩人热情的打招呼。来人就问你怎么在这里,苏老头说在这里上班,收柳条。
有熟人就好办了,验货,过称,领钱,领了手机。
来人很高兴,没想到真领到了手机。虽然一看就是低端机,但怎么也值三四百啊!
其实穆东批发来的价格,是每台130元。
来人高兴的走了,说家里还有一些,下午就送来。
穆东喊道:“要送尽快啊,手机就50台,送完就不送了。”
这人刚走,接着来了好几车,原来是几个人约好了一起来的,其他人在路口等着,让这个人来试试。现在知道没问题,还有熟人在这里,自然就放心了。
一上午的时间,收了白条3700斤,蒸条2200斤。穆老板送出去三个电饭锅四个手机。
吃过午饭,穆东询问了苏老一些集市的日期和地点,说要去发宣传单。苏老头就大笑,
“发什么宣传单,我打几个电话,就都知道了,拿着钱,还怕买不到东西?”
穆东心里直抽抽,我前天不是还不认识你这尊大神吗。心里就琢磨怎么把苏老头留下来,别让他儿子给弄回去。
最终穆东还是让苏老头列出了各地逢集的信息,让谢东林带着两个机灵的工人,去赶集发宣传单,两万张啊,花钱印刷了,总要用出去吧。留着的话,擦屁股都嫌硬。
正好这几天装车少,谢东林也不忙,天天赶集多好,于是几个人骑上电动车,高兴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