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忠觉得,瞧恒王昨天那样子,今天病假相当正常。 人家才死了“心爱”的人,哪有心情跟这些朝臣扯这些有的没的。 闻言,皇帝仿佛才想起来,叹了一声,看向了自己刚才写下的名单。 跟恒王走得近的官员也有,不过不是官位最大的,恐怕他也没心思折腾吧! 皇帝无端的想着,心里还真舒服了不少。 殊不知,这事儿某王才是罪魁祸首,只不过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将一些证据传给了其他王爷。 得到消息的各位王爷大喜,消息来源也可靠,加上自己以前收集的,再不用就要过期了,自然不会深究便会赶着动手。 他们看骁王不顺眼已经很久了,也是在朝堂上发难的时候才发现抱着相同想法和目的的人还有好几拨。 一瞬间,众多被委以重任的朝臣就结成了临时联盟,能够轻松点对付敌人,谁还愿意那么累呢? 皇帝知道骁王在外的名声不错,但是从来不知道声望竟然已经这么高了。 平日里只是偶尔听到汇报还没感觉,现在突然汇合在一起才惊觉这个儿子到底做了多少事。 这是要做什么? 想要用民意来绑架他这做父皇的,非传位给他才行么? “不知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高的好名声就不怕翻船?”皇帝冷哼一声,分明带着一分不自觉的不屑。 声望越高越容不得丝毫黑料,一旦出事儿,民众很可能会觉得你是骗子,指不定以前多捧,后来就能多踩。 偏偏骁王自己屁股就不干净,被对手抓到那么多把柄,迟早会传开的。 什么民意绑架,道德绑架,真的有用吗? 皇帝冷笑着想到,如果这些有用,当初他就不用那么辛苦的逼宫了。 他做得再好,先皇还不是将皇位传给了他最喜欢的儿子,哪怕是废物一个。 若非那废物皇帝被朝臣架空,占着绝对的优势,他又怎么会成功? 历来守都比攻更容易,更省力。 至少现在的他还是更多的考虑谁适合,而不是凭喜好。 皇帝申饬了骁王一顿,以为这件事情跟以往一样,大概拖一拖就会过去了。 不过,皇帝暗地里还有点忧心,凭借这些把柄,新皇很容易将骁王定罪弄死啊! 如果不传位给骁王,指不定他前脚刚驾崩,这儿子后脚就能来陪他了。 一时之间,皇帝禁不住犹豫起来。 骁王也差不多以为就这样,被皇帝骂了一顿就差不多了,脸色难看的回去找贵妃商量着要给兄弟和那些大臣好看。 谁知,参本只是一个刚开始。 名声这玩意儿经营起来不容易,可毁起来不要太轻松,而且,骁王暗地里确实做了不少激起民愤的事,都用不着费脑子诬陷。 几乎是下了朝没多久,骁王还在贵妃的宫殿发气,外面已经闹起来了。 有人状告骁王纵容亲属强抢民女,强买农田。 有一些退伍的兵,或者死兵家属在骁王府门口讨要说法,说骁王杀良冒功,还抢他将功劳,为了掩盖真相,连自己人都杀,杀完还扣发抚恤金,造成一些孤儿寡母的活不下去。 等骁王的人反应过来去阻止已经晚了,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还正在以一个恐怖的速度往外扩散。 先闹的不一定是吃亏的,真正吃亏的人等事情闹开就赶来了,有人带头,自然就有了勇气争一争。 何况人一多,骁王势力再大也不可能把人全灭了。 总之,这事儿是一发不可收拾,骁王的人赶过来也阻止不了了。 涉及到军中功劳,那口碑不要崩塌得太快,几乎是眨眼间,骁王的高大形象染成了墨汁。 这年头,家里孩子多的会考虑参军,活得太惨的会参军,规定徭役的会有参军的,所以,提到兵,感同身受的人太多了。 骁王敢做这样的事,触及到了基层人民的利益底线,等于犯了众怒。 再加上最近关于皇帝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不好,百姓其实都有所感觉,就怕突然乱起来,整日精神紧绷,遇事儿反应特别大。 总之一句话,骁王彻底悲催了。 民意虽然不能绑架皇帝,让他把皇位传给声望高的,但是名声低到极点的人,皇帝也会好好想想。 捧起来是没什么,踩下去的时候,若是这样的人还能坐上皇位,那就是大乱的前兆。 上位者不仅会打击报复,波及到许多无辜之人,对皇室不满的百姓很可能会因此厌恶反弹。 兵败如山倒,骁王失败来得快到皇帝都措手不及。 骁王一派慌极了,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么惨了? 骁王若是出事儿,暗地里投靠的还好,明着投靠的全部都要悲剧。 骁王一系不得不集合起来为骁王开脱,双方人马展开了辩驳。 皇帝冷眼看着,暗地里调查了一番,发现的事实却让他无比心惊。 杀良冒功?皇帝原以为这是其他王爷的诬陷,最多误杀了一些百姓而已,应该没那么严重。 没想到这事儿竟然是真的。 屠村啊,因为自大自负而误信了消息,将己方的村民当敌方奸细杀尽。 如果仅仅是错杀,还能找个理由开脱。 问题是在杀的途中骁王就发现了不对劲,却没有住手,最重要的是完事儿了还上报了功勋,一村子人死得无辜不说,还真的死无对证,成了敌方奸细。 坐实了杀良冒功的事实。 还有可怕的后续,那个村子有幸存者,却告状无门,历经千辛万苦到了京城,却怕自己熬不过一百大板没敢去敲登闻鼓。 无奈之下只能潜伏下来,今天发现机会,立刻跳出来给骁王重重的一击。 皇帝得知消息后自然是大怒,其他的都可以忍,唯独这件事情触动了一国之君的敏感神经。 一个连自己百姓都敢随便杀的皇子,事后还能心安理得的拿来领功,美其名杀都杀了,人头不能浪费,没有丝毫仁慈之心,他敢把自己皇朝交给这种人? 为凭民怨,皇帝下令将骁王禁足在了骁王府。 贵妃吓得连忙求情,夺嫡的关键时刻被禁足?那岂不是少了许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