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或是火上浇油,都是谙熟于心,驾轻就熟。
二子夺嫡历来都只会带来不幸,小则扰乱朝纲,大则兵戎相向。大皇子深得民心,又文韬武略样样出类拔萃,作为长子,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请问何来二子夺嫡之说?
如此显而易见之事,自然不容有人心生怀疑,惹出事端。
大皇子虽然未曾想过招揽党羽,但朝臣们念及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能早做打算的,绝不等到日后筹谋。
自己行的路自然是越宽越好,越平坦越好。
而留给别人的道,则山高水阻由天不由人。
隔岸观火便是。
莫要害人,不落进下石,仅是见难不救,也是情理之中,算不上为恶。
此等风气盛行多年,皇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臣们陆续指责之后,赵儒不服气道:“大人们说得都不错,大皇子也的确是品行端正,辅佐朝政兢兢业业。但是北斗九星之事也是千真万确啊。臣也是据实而论,毫无欺瞒谎造之心啊。”
赵儒一脸诚恳,仅几句话便摇身一变,从不知名的小蝼蚁变成了没人敢不在意的人物。
尤其是他的话,就算有人敢想也不会说出口。谁给了他这样大的胆子。
皇上仍不吭声,季总管在一旁脸色着急,也猜不透皇上到底什么心思。
高伦哼了一声。双手拢在身前,摇晃着看着司徒南。
两人虽平日里争执不少,但如今被别人抢了话语,即刻生出了同仇敌忾之情。
司徒南躬身道:“皇上,赵儒此言还需查证。大水、地火、疫病,又有邻国扰乱边疆之时,怎可在朝堂之上妄自尊大,相信星象之说。
自古以来星象邪说不知害死过多少忠良义士,若是今日任由这样的言论带出朝堂,传到文武百官那里,再传到百姓耳中,不知道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浪,生出多少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