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二刷了《流浪地球》。
自从初二带着一帮弟弟子侄们看完《流浪地球》,就感觉有些话想要聊聊。
我想聊的并不是电影本身。这部电影的质量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了,已经不需要我这样一个小透明来帮忙摇旗呐喊。
我想聊的是我自己和大刘的一段“恩怨”,也是这本书之所以会诞生的前世今生。
…………
那是21年前的一个深秋的中午,一个少年揣着一沓写满字的稿纸走到校园里的杂货店买信封和邮票。
那一沓稿纸上,是一个虫群的起源故事,整整两万五千字。
这是少年受《星际争霸》启发,结合当时的生物学知识所写的。
少年刚刚考上一流大学,正值年轻气盛,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无法做到的。他正准备自己平生的第一次投稿,收信人是《科幻世界》编辑部。
这时,他看到书架上刚摆上了新一期的《科幻杂志》,便带了一本准备回去的路上边走边看。
翻开杂志,看到的第一篇就是——《乡村教师》,刘慈欣著。
这一天。距离宿舍三分钟不到的路程,少年走了整整半小时。
这一天。少年在操场跑道上漫无目的地走了整整五个小时,直到天黑。
这一天。少年没有吃午饭。
“我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吗?”少年反复问自己。
科技知识,人文思想,感情脉络……单独拿出任何一个,都是简单而清晰的。但组合在一起,却成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