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可赵曦懒的费那个劲。多少年在一个锅里搅勺,若真有点能耐,也应该显露出来了。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赵曦做的很详细了。
把整个轨道铺设,做成了一个完整的流水线作业。每一个工种,都是一个单独的核算团体,每一件构件都有固定的标准。
做枕木的,可以因不合格而拒收做木头的活,铺地基的,也可以拒收碎石的石子,因为最后的结算,是看整体效果给钱的。
其他的可能这些烂人不在意,涉及到钱粮,又不是上官,即便是同僚之间,也不会妥协,或许还会相当严格。
就看这粮草库的情况就知道,很明显是相互监督的结果。
干什么活指定了,用什么人却不指定,用多少人也不指定。说白了,就是给他们留个内部的拉帮结派和竞争的漏洞,这也是干活的动力。
有钱粮吸引着,比靠人监督更有用。
也着重申明了一点,倘若没人干活,护卫营会毫不犹豫的把三年的粮草都烧了……
赵曦没准备在秦岭里砍伐树木……中原的水土已经很乱了,不再加重这边的负担了。
原先因新币的原因,临时筹建起来的运输队伍还在,只不过是让他们在运送铜矿的基础上,增加运送木料而已。
铜铁矿现在不紧急,可以照顾过来。
不管荆楚,还是成都府路,甚至远一点的大理,现在多数都是山林,树木是真不缺。
赵曦总是把人当人看的,也是为将来做准备,就是这群烂人,他也同样为他们的生活区做了规划……有水泥厂在这,再加上轨道的站点、国道的驿站,未来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小镇。
那就看这滩烂泥,能不能贴在墙上了。
三日,说了三日就是三日。不管这群烂人能不能背下章程,护卫营是要开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