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恐怖小说>逍遥侯> 第753章 我又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3章 我又来了(2 / 4)

例如,根据参议司总结出来的伏击战,大致有水攻、火攻、马军集群冲击以及山谷伏击等十几种类型。

参议司根据不同的伏击类型,将详细的应对方法,记入讲武堂的特种教材之中,每个等待晋升的入学军官,都必须牢牢的记住。

依此类推,讲武堂的课程除了伏击战外,尚有城市巷战、野外浪战、步军对抗骑兵,骑兵冲击步军等诸多的具备实操性的案例教材。

在中国的历史上,武将的培养,除了起于草莽的猛将依靠频繁的实战,在血水中自主积累作战经验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依靠将门世家的家族力量,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另外,将门世家需要靠本事升官发财,这就和靠手艺混饭吃的手工业者一样,他们已经掌握的作战经验或是技术,绝对不会外传,以免被旁人夺去了弥足珍贵的饭碗。

有句老话说的好,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便是很多独门手艺最终失传的真实写照。

手艺人的技术失了传,顶多是祸及其家罢了。将门世家的很多独门实用作战经验一旦失了传,等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必会殃及整个国家和民族。

到目前为止,李中易最得意的一件事,便是首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级优良军官的讲武堂。

按照李中易的严格要求,凡是进入讲武堂学习的军官,哪怕是一名普通的副队正,也必须按照营指挥的标准进行培养。

此所谓军事骨干跨级培养体系是也!

说来也是有趣,这种越级培养军事干部的方法,李中易借鉴的其实是二战前德国陆军的训练体系。

一战中,德国战败,并且受尽了屈辱,只被允许保留几乎是象征性的十万国防军。

一方面迫于协约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战后经济崩溃,德国的财政收入也不可能养活太多的军队。

面对巨大的压力,暂时隐藏了雄心壮志的德国陆军只能节衣缩食,集中资源办大事,让连长干排长的活,将军充当校官。

等元首上台开始扩军备战之后,这些军队中的精英骨干力量,立即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李中易打的也是大致相仿的如意算盘,同样因为形势所迫,财政收入无法养活太多的军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