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钱是王八蛋,可是,没钱的比王八蛋还不如。致远老弟。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李中易翘起嘴角,待王中英比此前更是亲近了几分。
这年头,士农工商,天子所抚的这四民之中。尤以贱商的地位最低。
举凡士大夫,或是达官贵人之家。绝大部分都不会安排自家的嫡系子弟经商。
可是,王盛和这个前唐的进士,居然允许自己的儿子从商,别的且不提。单论这份胸襟,就值得钦佩。
王中英张大了嘴巴,呆呆的望着李中易,他的脑子很有些转不过弯来。
王盛和一直对王中英耳提面命,天下日益太平,这承平日久,就越是读书人的天下。
并且,当今朝廷的政事堂里边,且不提李谷、王溥和魏仁浦,这三位进士宰相,就连首相范质也是进士出身。
读书确实很重要,可惜的是,王中英除了识得许多字之外,四书和五经,竟是九窍只通了两窍。
王盛和为了逼迫王中英读书通经,气急之时,甚至打断了十几条木棍,却也无济于事,他只得做罢。
如今,李中易这个当朝八相之一的年轻宰相,竟然十分认同王中英的经商之举,岂能不令他万分惊诧?
“兄长您……”王忠英猛一拍额头,怪叫道,“逍遥津,我竟然忘记了名震海内的逍遥津集市,该打,实在是该打。”
李中易到了大周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亲手建起了逍遥津集市,这只源源不断产下“金蛋”的金母鸡。
由于李中易很久没有亲自插手过商贾之事,王中英竟然一时没有想起来,坐在他面前的,不仅是当朝宰相,更是集商贾之大成的一代商业宗师。
有了共同的经商语言,王中英原本的假客气,倒成了真亲热,他像个好奇宝宝一般,缠着李中易问东问西。
李中易本就是个另类,他非但不轻视商人,反而觉得全民经商,整个国家才是真正的有前途。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农耕民族之所以始终逃不过“治乱循环”,核心问题不仅仅是土地兼并,更重要的是,因太平时间过久,膨胀到严重过剩的无地农民,他们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