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山路颠簸的厉害,一辆蒙满灰尘看不清车体本色的日野牌长途客车,艰难而又顽强地穿行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车身摇晃趔趔趄趄,所过之处车尾扬起一溜滚滚灰尘。
车厢里蒲素靠着车窗昏昏欲睡,老刘也在闭目养神。他两中午出发从五华山赶往镜湖市,班车里加上他两也只有五名乘客。
上车后两人找了个后排位置,开车后起先聊了一会儿,后来慢慢被颠簸的土路磨灭了谈兴,缺乏规律的摇晃像是最好的催眠药,让他们陷入昏沉之中。
和刘主任在车里的交谈,让蒲素知道了集团里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人际关系。老刘还无意中提到金老师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只是详细情况他没说,蒲素也不好多问。
半路车子突然抛锚,前不挨村后不挨店。驾驶员下车检修捣鼓了半天也没弄好,车上就五个人推发动也不可能,只能在半道上干等。
好不容易后面来了一辆客车,司机把车拦下后,两个司机在引擎盖后面一阵捣鼓,最后动员后面车上的乘客一起下来推车,多亏当时群众热心,喊着一二三的号子,齐心协力之下车子才终于发动。
经过这么一顿折腾,两人灰头土脸到达镜湖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原本想赶在老刘同学下班前见面是不可能了,这么晚老刘也不想打扰他的同学。于是决定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再说。
刘主任熟门熟路,领着蒲素在镜湖师范大学旁边的国营镜湖宾馆登记入住,进了房间后蒲素没想到居然是解放前风格的欧式房间,满满40年代老桑海的味道。
房间里人民大会堂那种样式的古旧沙发,瓷砖浴缸,顶高4米的房顶,以及洗手间里镶嵌着的马赛克……这家国营宾馆内部陈旧中透着的考究都让蒲素觉得十分意外。
两人洗了把澡后出去吃饭,正规饭店也已经都打烊,只好在蒲素常去的王记大排档那样的摊子上找了一家。
老板是个40多岁的油滑中年男人,看到他们进来热情的招呼着:“来啦,两位?请坐,请坐……”
老刘问道:“你这都有什么,什么口味?”
老板眉飞色舞道:“您想吃什么,尽管开口,小店保证满足……”
“熊掌、猴脑、海参、鱼翅……”
老刘面无表情地报了几样菜名。
老板搓着手:“这……”
老刘也懒得逗他,摆摆手说:“好了,拿菜单来吧。”
等点完菜,老刘又问了句:“你这都有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