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罗侯不应,雍虞闾多次劝说推让,处罗侯才接替了沙钵略的位置,前年处罗侯征战中中流箭而死,突厥人拥护雍虞闾继位,称都兰可汗。
都兰可汗照突厥的习俗娶了大义公主。
年前杨坚灭了陈国,从缴获的珍宝里挑了件价值连城的屏风送过去,现在抄录了首诗来,大义公主题在屏风上的。
杨坚把诗递给杨广,“阿摩你擅文,看看这诗如何?”
衰盛朝露,富贵浮萍,一朝睹成败,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
诗是一首好诗,但‘虏廷’二字,说的可能是突厥,也可能是大隋,毕竟是收她做了女儿。
国恨家仇如此强烈,怨不得杨坚勃然大怒。
杨广沉吟道,“大义公主是敌非友,把她放在突厥,对两国邦交百害无一利,这些年雍虞闾表面上上表称臣恭敬有礼,实际借着大隋的威势,东征西讨。”
“东[突厥逐渐壮大,周边小国无不臣服,雍虞闾此人骁勇善战颇有智谋,又对大义公主尊敬有加,不得不防。”
这是养虎为患了,杨坚点头,“此女不能留。”
高熲禀告道,“臣请将送往大义公主处的年礼撤回,大隋对大义公主不再荣宠,都兰可汗自会明白其中真意,同时派使臣出使突厥,便宜行事。”
杨坚应了,“裴矩和长孙晟一道去,这件事等回了长安,再细做安排。”
贺盾知道一些大义公主的事,她自幼爱读书写字,精通经史书文,政治,还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和丹青技,性情也不错,就是身份太特殊,沉浮在各朝的政治风浪里,身不由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事关两国邦交,贺盾没法插手这件事,便只在旁边安静的听着了。
裴矩领命,高熲禀告了些朝廷官员任职选拔的事,朝政堆积,许多事都等着商议安排,杨坚听了高熲的奏报,打算把启程回长安的归期提前到后日,吩咐高熲裴矩等人都下去准备了。
书房里便只剩下了杨广贺盾。
杨坚朝贺盾问,“阿月,朕身上莫非当真有紫气不成?”
杨广先前提醒过贺盾,但这个事情实在没法解释,贺盾点头道,“有的,很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