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千万名船员在等着呢。”副官突然说。
高川听闻便有些沉默,尽管决定要承担起全责,过去也一直是想着要“拯救所有人”而去行动,但是,如此直接地背负一千万人生命的重量,还是第一次。过去的行动失败,人们或许会大量死亡,但是,真正被观测到的死亡,也就眼前的数十上百人而已,更多数量的死亡仅仅是推理上的死亡,可是,这一次行动,一旦失败,那就是上千万人死在眼前,而自己必将注视到他们的死去。对其他人而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将官,或许是可以习惯的,但是,在高川的生命中,这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太过于沉重了。
即便如此,高川也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他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哪怕如今成为了四级魔纹使者,但直观感受到三仙岛的强大,也仍旧可以让他十分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极限。他知道,自己正要面对的敌人,绝对不是自己一骑当千就能解决的,如果没有三仙岛,如果没有这一千万人,失败是板上钉钉的未来。
这场战斗后,三仙岛是否可以幸存,这一千万人又有多少可以活下来?不,甚至于,自己和中将三人是否可以活下来都是未知数。哪怕友军还有一支宇宙联合实验舰队,胜算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十。虽然在其他人眼中,这一次行动失败了,还可以绸缪下一次,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一定可以逐渐占据上风,但是,对高川个人来说,如果这次失败,就不会有下一次了。这是过去诸多高川的资讯在经过脑硬体分析后所得到的答案——当“高川”在末日幻境中死去,末日进程就会一口气摧毁整个末日幻境。
因此,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来说,这次行动就是最后一次。哪怕准备得不够充分,也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不,应该说,在末日进程中,人们的时间从来都不是充足的。
这么想着,中将已经率先沿着廊道向球形核心走去。其他人连忙跟上,气氛有些紧张而压抑,这里的宁静配合周遭厚壁上的闪烁光点,散发出一股让人窒息的感觉。越是靠近球状核心,就越是手心发汗。
“联合国为什么这么早就做出反击计划?这和最初听闻的不太一样。”高川打破僵硬的气氛问到。
“最初的计划还是太理想了。”中将头也不回地说:“我们在战争中才发现一个可怕的趋势。纳粹的士兵制造效率正在超过我们的人口诞生速度。战争打的是资源,不仅仅是物资,也是人口。我们每诞下一个新生儿,都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去培训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但是,先不提战损率,仅仅是正常的人口新陈代谢,就已经出现了零增长乃至于负增长的趋势——可是纳粹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他们制造士兵的速度越来越快,让人觉得似乎没有底线一样,也无从知晓他们到底是哪来的这么多用于批量制造士兵的资源。”
“也就是说,其实这次反击,也是一次变向的武力侦查?”高川说。
“差不多就是这样,如果可以做得更好,当然要更好。”副官接口道:“但是,最低限度的目标,也必须查明纳粹的资源从何而来,如果可以降低他们的资源利用效率,当然是更好不过的。联合国并没有将一击必胜当作这一次作战的最终目标,这并不现实。”
不,这很现实。高川心中想到,如果这一次不能一击必胜,那么,想要保住三仙岛和中继器也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己方是劣势出击,所以,敌人打着一举歼灭我方有生力量的想法也定然很强烈。从神秘世界的格局来看,这次战役也将是前所未有的惨烈,为了结束中继器之间的纠缠,几乎所有超规格的神秘性战力都会投入这个战场。
三仙岛已经是联合国当前所能投入的最高规格的战斗力,这一点敌人当然不可能不计算在内。而且,一旦这次战役没有获胜,哪怕对联合国来说,损失算不上伤筋动骨,但是局势上的颓势也将难以扭转,任何转守为攻都需要时间,一次转守为攻的失败,将会让下一次转守为攻的时间延长,可是,在末日进程中,时间却是最缺乏的。
所以,这将是最后一次机会。末日进程,不会给予人们第二次机会,不,严格来说,按照过去末日幻境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末日幻境的状况,当联合国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发动反击,处于这么一种被动局面的时候,眼下的反击就已经不能算是机会了。
结合过去的高川们所留下的资讯来判断,这次反击在末日进程中,只会形成“进一步推动末日降临”的结果。不过,虽然高川自问无法在这一次末日幻境中改变这个结果,但只要完成超级高川,就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向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反击的可能性。哪怕这次末日幻境还是必然的末日结局,但是,却也许能够成为拯救所有末日症候群患者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