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规矩,不过外乎让朝廷的运转更加顺畅,上通下达。”秦诺无所谓地道,“既然诸位大人认为官职不足,那提拔他们不就成了。”
“无功受禄,如何让众人信服?”
“辅佐君王,夙兴夜寐,还不算功劳吗?”秦诺淡然道,“昨天为了办好这件差事,高良才三人一直忙碌到深夜,自己还专门赐了晚膳,三个人却几乎都没动筷子。”
范文晟有些哑然,论理,皇帝想要提拔臣僚,只要不过分的恩宠都在允许的范畴之内,将那几个翰林院学子提拔为从七品的殿前行走就可以。
但是,他们真正所在乎的,根本不是三个小吏的官职大小,而是皇帝的这种举动,几乎是对整个朝廷运转秩序的一种挑战。一旦他们在这里退让了,那么接下来皇帝要改变别的惯例怎么办?
很清楚他们在忌惮什么。秦诺笑了,“诸位爱卿所忧虑者为何?不外乎奏折关系重大,不可经由外吏之手。”
“既然如此,朕有一个折中的法子,此事就不用劳动外官,由枢密院来办理怎么样?原本他们对政务就更加熟悉,在奏折前写下简单的概述,相信以崇政学士之才,不过轻而易举。”
朝臣们沉默着,斟酌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秦诺不着急,端茶细细品味。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要慢慢改变整个朝堂,让整个朝堂更习惯于他的办事风格。
**********************
“就这样,诸位大人就同意了?”霍幼绢满脸的难以置信。
“也许是不想看到我再弄出什么别的幺蛾子来。”秦诺摸了摸鼻子,自嘲地笑着。
虽然算是耍了点儿小手段,但是事情如此顺利,还是让他意料之外。
最终朝臣们同意了他关于奏折的这个小改革,在奏折前面加上一个序,简明扼要地将事情概括一遍。
相比起皇帝胡乱找人帮忙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小变动,顶多给枢密院的几位文书添点儿活儿罢了,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两人并肩站在乾元宫的后殿回廊上,望着葱绿浓郁的树丛,秦诺心情开朗舒爽。
霍幼绢醒悟:“因为皇上之前举动太大,诸位大人才会这么好说话。”
秦诺笑道:“比起诸位大臣来说,慈宁宫的那一位如此好说话,才让我大吃一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