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南京之后,明教暂缓了一年。
杨明统领明教,对内部做了新的调整。
明教内分为战斗的军方,以及治理地方的地方官员,挑选出善于战斗,却不善于出谋划策的人出来组成新军。
这样的人比较多,像周颠,白眉鹰王他们这些擅长江湖厮杀的人,专门组成一支特种部队,对地方上隐藏的匪患,清理活动,缉拿,发挥出他们的特长。
那些有着统军天赋的人,则是根据这五年来的表现,过往的功绩,被选拔出来,通过训练深造之后,得到提拔重用,统领一军。
比如明教新秀,常遇春,徐达这样的新人,在这几年,表现突出,地功无数,由小字辈的明教弟子,成为军中的一方大员。
他们的成功,成为各方弟子效仿的的偶像。
一个个新兵,表现出自己积极的一面,向偶像学****改善了新军的风气,使的新军多了些积极向上的能量。
同样,明教也招收了大量了文职人员加入其中。
随着明教的不断的获胜,获得足够的声望,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来投奔。
当兵的农家子弟不说,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读书人也不少有人加入,正是这些人的加入,使的明教这个组织运转过程之中,一直得意顺利的进行下去。
如今战斗进行一个段落,根据这几年的表现,该提升的提升,该下调的下调。根据这些人的表现,重新划分工作,担任不同的要职。
调整好文武班子之后,武将继续练兵。
地盘扩充,面对未来的用人问题,扩充队伍,练兵势在必行。
最初从光明顶那一班子教官团,把新的军事理念,训练方法带到整个新军,通过这几年的验证与总结经验,得出了适合这个时代的练兵方法。
单论纪律与精神方面,这些新兵的奉献精神,盖绝过往朝代的那些士兵。
比起各地其他烧杀抢掠的义军来,这些明教的义军军纪严明,不抢不掠,只惩罚那些勾结鞑子的地方恶绅,土豪,颁布新的政策,尽显王师气象。
好的名声打开,所到之处,人心所向,百姓夹道欢迎。
练的新兵,也是照着这个目标看齐,以老兵带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