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大秦钜子> 第四八三章 阳周规划,三农一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八三章 阳周规划,三农一贾(2 / 3)

只是钱。

官府想要大批量采购草原矮马充作驽马,商贸渠道是一方面,财力又是倒霉的另一方面。

阳周的底子并不厚实,李恪估『摸』着,想要在全县普及马拉犁,便是在白羽亭建成以后,也需要两三年的蓄财之期。而在那之前,田荣依旧需要精打细算,用有限的牛马畜力,尽可能减轻农户的耕作负担。

而三农的最后,就是耗时最久,也最能减轻农户负担的墨行了。

自动化水力农业体系没有捷径可寻,却又非做不可,李恪只要求田荣徐徐图之,不可以『操』之过急,除此之外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

阳周规划的另一部分是一贾。

一贾者,白羽亭也。

作为直道的配套设施,李恪希望白羽亭能在三十四年春夏建成,入秋前承担起直道工程招投标中心和上郡商业启蒙中心的作用。而作为李恪在大秦的根基之地推广商业,形成冲击的重要道具,李恪更希望这座市亭能借着直道的东风,在三十六年岁首前真正达到合适的规模。

这饱含了李恪的野望。

在后堂的小会议时,他并没有说出全部的实话。

因为在大秦法吏之中,明商者凤『毛』麟角,依着重耕重战的传统思想,他们总以为李恪建立白羽亭是为了给直道服务。

可他们却无从去想,李恪之所以会从数个备选项目之中选择直道作为他在大秦立足的第一个突破口,根本原因,就是直道对白羽亭有利。

白羽亭才是李恪来阳周最终的目的

他对临治亭很熟悉。作为大秦北境与匈奴贸易的始发站,临治亭距离秦匈边境并不算近,却建立在句注塞和楼烦关的中点,这说明,大秦的游商在和游牧的交易中始终缺乏安全感。

他们既担心游牧的劫掠,又担心大秦的打压。

白羽亭的地理环境并不比临治亭差。西北有库不齐草原,正西穿过荒凉的北地郡就是西域诸国的领土,正北穿过九原郡又是匈奴之地,这代表了商路。

白羽亭建在白羽山南麓,北麓就是上郡都护府,也是上郡将军王离的莫府所在,常年驻扎有五万雄兵,这代表了安全。

现在李恪又用直道为白羽亭带来了人气和交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