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醉不归”
伤兵归国,健卒驻边。
仅仅用时半年,蒙恬领军占尽河西河南之地,不仅将肥美的河套整个纳入大秦版图,还彻底解除了匈奴对咸阳的兵锋威胁。
这一战对大秦而言意义非凡。
匈奴远遁,头曼败亡,秦军取下要冲高阙,终于能够沿阴山将秦赵长城勾连一处,将咸阳之北打造成铁桶之势,再不复游牧袭扰之忧。
更让蒙恬欣喜的是,秦军向荣
这一战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年轻将领,其中又以司马欣和陈旦最为出众。
司马欣攻守平衡,坚韧善战,其战策、反应、勇毅皆在上佳。山口一战,他以万两千步卒和不足百乘战车的兵力力抗万骑半日之久,期间寸步未退,将敌骑几近全歼。
还有陈旦。大秦历来缺少这种豪勇的猛将,侧翼出击之时,他领两百精骑,便敢于对数万人的匈奴中阵发起突击,不仅于万军之中取下上将首级,还生生杀透了厚重的敌阵,浑身浴血,寸伤无有
大秦有此等善战之士,后三十年守土无忧
蒙恬抓着战车的扶栏,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他已经为司马欣和陈旦找好了位置。
先前云中、九原两郡狭小,自然只需一人统管,而此番战定之后,两郡扩建,再让一个人统领就不合适了。
九原并河西,为后盾,可以交给稳重的涉间,云中为前线,并河南,至高阙,司马欣将据此威慑匈奴。届时秦赵长城相连,高阙直面匈奴,蒙恬打算在此修建一座关隘,校尉的人选非陈旦莫属。
如此一来,苏角守北地,涉间掌九原,杨奉子将兵雁门,司马欣占据云中,再有王离坐镇上郡,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梳理燕赵旧地。等把燕赵长城连作一线,大秦的边境就真的平靖了。
想到这儿,蒙恬长长叹了口气。
新地未平,他却急于回去咸阳,不仅因为始皇帝要召开大朝会为他夸功庆贺,更因为他要向始皇帝面禀接下来的安排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