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匈奴的先民在灭族之际受到长生天的指引,循着匈奴河找到这些冬原,熬过寒冬,自此才立足草原,又用了近千年的时间,才成长为如今这般强大的民族。
海日特米尼,是匈奴人心中的圣地。
在悠长的岁月中,这几座冬原就如母亲般抚育着匈奴人,一个个部落在这里发展壮大,自立北迁,而空出的草场不需两年,便会迎来新的部落,新的牧民。
哪怕这里毗邻秦地,哪怕这里草场狭小,哪怕这里距离云中军塞不过两百余里,强大的秦军只需一轮急行,便会如天兵骤降,给予他们毁灭性的打击,这种传统也从未中断。
可笑的是,在大秦眼中,这些控弦不过千的小部族从来都算不上威胁,反倒是机敏的商人,却从这种朝圣般的迁徙轨迹当中看到了商机。
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秦商冬狩的主要方向。
大秦商人前往海日特米尼有一条固定的商路,自雁门出塞,沿着燕然山脉一路西行,扫荡过连串冬原,再从极西之地的莫伊原回转向南,从云中入关,犒劳边军,回归秦地。
吕丁选择的,也是这条所谓稳妥的道路。
进入草原之后,他先是在临近长城的某个小部落里聘请了草原向导,之后调转马头,在皑皑白雪中取道西向,不两日,便看到雄伟的燕然山脉。
可他最终也没能找到海日特米尼……
第三天,吕丁遇上了一支马匪队伍。
那队人马大约三四十人,掌弓挂剑,衣衫褴褛,他们踩着滚滚的烟尘,从燕然山脉之北呼啸而出,一轮飞射,便将吕丁的随从射倒了十余。
重金雇佣的向导吓破了胆,丢下车队,打马欲逃,结果却引起了匪首的注意,百步之外,一箭穿心。
吕丁当即决定投降。
受伤的随从被毫无怜悯地杀死,而他和幸存的人,以及那浩浩荡荡的车队,上百驽马,满车财货都成了马匪们的战利品。
吕丁被绑缚着双手,栓在马后押向了草原深处,这一走便是十余日。
冬日的草原风景如画,然而无论是陌生的草原,还是暴虐的匪徒,都让他的心越来越陷入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