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期盼地看着李恪,谁知却从李恪脸上看到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表情。
“里典可是说得晚了,无论是制图之法还是测绘之器都已经被人取走,如今正在去往咸阳的路上,大概不需要月余时间,就会摆放在国尉案头,所以……”李恪起步从里典服身边走过,想了想,还是怜悯地拍了拍他的肩,“歇歇吧。”
里典服像泥塑似地呆立当场,直到李恪走远,才突然大声发问:“恪君方才说谁?国……国尉?”
……
国尉,即大秦的最高军事长官,秩两千石,佩银印青绶,位同上卿。
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人物。本职虽不掌兵,却掌管着全国武事与将官考核,大体上相当于秦军的总政部长,是秦朝中央领导机构中,并列第三的官面人物。
而能和这样一个大人物扯上关系,其原因只能是机缘巧合,每每想起,连李恪都只能感叹世事之奇。
事情大体来说是这样的。
始皇帝二十八年十二月,通武侯王贲,也就是战神王翦之子,李恪世仇杨端和的至交,因为身体原因从国尉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归乡颐养,始皇帝指派屠睢接任。
屠睢此人是秦朝的老将,多年以来兢兢业业,唯一的缺陷就是从未有过灭国之功。
这一点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大事,唯有在秦朝不行。
想当年秦朝还是秦国的时候,出名的国尉有司马错、尉缭、白起、王翦,成了秦朝之后,第一任国尉就是通武侯王贲,以上诸位不是战功赫赫,声名远播,就是占城灭国,拓地千里。
然而屠睢不同,他立足于朝堂的资本是稳,稳到从军半生,未有一败,也从未有过一场大胜……
相比之下,老当益壮的杨端和攻伐赵魏,战功卓绝;小一辈的蒙恬破灭齐国,官居内史;蒙武病体不健,总算不怎么掺和政事;但李信年富力强,正值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