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援兵与这些弹药的到来,那些假扮土匪的士兵,如果没有炮火支援,一时半会也打不下这座山谷。
一个叫岩火的年青人介绍说,缅甸是个战火不断的国家。无论是哪个民族,还是哪个寨子,都会有大量的武器存在。
要是没有这些武器的话,不管是民族,还是山寨,随时都会有被消灭的危险。
特别是果敢那一带,更是武装到了小孩子。在这儿,很难说得清谁是政府军,谁是叛军?
军装一换,就能改变各自的身份。随同召罕来的这几个掸族汉子,也都上过战场。
他们带来的华夏驻缅甸大使馆的对外联络号码,立即引起了李守一的重视。
到了这种情况下,要想摆脱困境,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无法与军队相比。
不管是有多少增援,都只是坚守的时间长短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国家求援。
想通其中的道理,李守一立即用岩火带来的手机打通了大使馆的电话。使用的身份,是陈管事的身份。
要是告诉大使馆,说是李守一这么一个小保安来缅甸采购毛料,先得要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忙上半天功夫,来判断李守一的求救电话是否属实。
打完电话之后的任务,就是困守待援。有没有援兵,什么时候能够到达?这都是不可预测的事情。
因此,他们要从最坏的情形出发。
在黄明、岩火等人的指点下,大家先用石块填充汽车之间的空隙。除了留下必要的射击孔和射击视野之外,几乎堵死了所有的空隙。
各人都明确了自己的防御位置,就连李守一这个指挥者也不例外。远近结合,形成了密集的交叉火力网。
到了中午时光,一切都准备就绪。接下来的情形,谁也不可预料。危机四伏,这就是李守一所面临的形势。
这样的形势,别说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小保安。就是战场经验丰富的黄明,也会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也许,李守一等人就无法回到国内的土地上。至于疗养院的危机,此时的李守一也无法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