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迫使南平大军退回双封山一侧,我大夏即可抽调各个都城兵马前去支援。在兵源上,我们有着绝对的优势。另外来说,我大夏是天子挂帅,政令统一。对方则不然,西宁侯与南平大军都会保存自己的实力,在行动上反而会互相掣肘。这样的话,他们灭亡是迟早的事。”
听完朱文俊的解释,昱宁帝和于禁点了点头,昱宁帝问道,“朱爱卿,你预计整个战局,需要多久能够结束?”
朱文俊想了想,“回陛下,如若段琅能够快速打开南北通道。那快则三五个月,迟则**个月,就能把整个南平大军逼到双封山一侧。但那边是西宁侯的地盘,天时地利人和都与我不利,要想最终胜利,恐怕非一年半载不可。”
昱宁帝一听,眼神中不禁暗淡了一下。看样子,整个战局的结束,发展顺利的话也要两三年时间。昱宁帝不知道自己这身子骨,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一刻。
五粮城大捷,京都城内百姓欢呼。与之相比,西宁城内,西宁侯赵立却是震惊不已。
西宁侯赵立引敌兵入关,但南部大营兵力并未出马。赵立老谋深算,他知道大夏兵强马壮,南平区区二十万大军迟早会被击退。赵立只是想让这二十万南平大军,去消耗掉大夏的有生力量。到时候,他的西宁大军再出手收拾残局。赵立知道自己还没有吞并大夏的能力,只求能把双封山以南的广大国土占为己有。所以,赵立的战略方针很明确,就是以逸待劳以守为攻。有他的三十万精锐之师镇守西宁,即便大夏举全国之力,也不一定能把西宁吃的下。
赵立的设想很好,只是段琅的这支奇兵出现,有些打乱了他的计划。毕竟赵立与南平密谋之时,答应南平国主只要大军开战,西宁的大军将保障南平大军后方的补给线路。原本惠宁城和蓝湖城以南的广大区域都很安全,现在段琅在五粮城内楔了个钉子,导致整个战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西宁侯府内,赵立把主要人员都召集过来。经过商议,众人一致决定要铲除五粮城的段琅。
西宁侯看着众人,叹息一声,“此子毕竟与我有父子之情,没想到时隔一年,此子成长如此之快。当初本侯就很看好他,早知今日,就该把此子留在自己的麾下了。”
白若空躬身说道,“侯爷,段琅小儿早已不念旧情,铲除他势在必行。更何况,侯爷答应南平保证补给线的安全。如若不拔下五粮城这个钉子,与整个大局非常不利。还望侯爷痛下决心,趁早发兵。”
世子赵卓峰也站了起来,“父王,儿臣愿领兵五万,去五粮城亲手缉拿段琅那贼子回来。”
赵立看着自己的儿子,冷哼一声说道,“勇气可嘉,但有些自不量力了。据探子说,五粮城目前不下于三万兵马,区区五万人就想攻城?”
南部大营主帅何夕亮也跟着说道,“侯爷说的不错,世子殿下,攻城之战非同小可,必须一蹴而就不可间隙。否则,攻守战损比例将非常大。甚至说,后劲不足会导致最终功亏一篑。”
其他几名将领,也跟着解释攻城方略。一时间,赵卓峰被众人说的满面羞愧。不过,赵卓峰依然强硬的说道。
“那~那就请父王给儿臣十万大军,儿臣定要踏平五粮城。”
西宁侯赵立看着儿子羞愤的表情,对着众人呵呵笑道,“卓峰想领兵作战,心情可以理解。借此机会,让他练练手也无妨。一座孤立无援的五粮城,倒也不用担心什么。何将军,你看如何?”
“侯爷放心,世子殿下真要想带兵出击,末将必定将最精锐的人马调拨世子麾下。更何况,那段琅小儿孤军深入已经犯下兵家大忌。就算他能受得住一时半刻,城中的粮草短缺,困也能把他们困死在五粮城。”
西宁侯赵立点了点头,“那好,就调集十万大军,责令卓峰为帅,务必铲除五粮城余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