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你说这6慕不赶紧退守历都城,为何一步一个坎在这里跟咱们消耗?周武已经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难道这家伙真想在路途中跟咱们决一死战?”段琅皱着眉头问道。
对于6慕的这种步步为营的布局,段琅实在是有些看不明白。与其在路途中打消耗战,根本不如退回历都城打防御。那样的话,至少可以节省一半的兵力。但6慕反其道而行,让段琅有些迷惑不解。
澹台明月看着上报的伤亡数字,沉声说道,“琅,我觉得6慕这是在等待机会。”
“机会?过了下关口,这一路根本没有险地可守,他等什么机会?如果这小子敢退入凤鸾山,他那是找死。凤鸾山的一草一木都有我的足迹,想在山林中与我作战,他是嫌自己命长了。”
“不,我觉得6慕是在等待陌坤的动向。不光是他,我也觉得陌坤京都一战溃败之后,势必要报这失利之仇。不过西宁城的影者没有现他们援军到来,陌坤应该不会这么快动手。从西宁城到达泰阴郡,大军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6慕步步为营,就是在拖延时间。”澹台明月分析道。
“我要是6慕,干脆就退守历都城等候。这样下去,他们的损失可不小。”
“琅,别看咱们兵马众多,但是新军的加入,反而降低了大军整体的战斗力。甚至在度和配合上,都远远不如以前。从周龙周虎他们上报的战况可以看出,兵卫之间配合的不默契,导致每次的攻伐都出现了漏洞和混乱。我到觉得,6慕这样步步为营也好,可以借机让那些新军与老兵磨合一下。另外,6慕此人诡计多端,他这样做必有目的。目前我也没猜测出他为何这样做,咱们必须多加小心。”
段琅一听,点了点头,“好吧,那就按照正常度推进。估计还有五六日才能到达凤鸾郡,通知周武,在凤鸾郡给6慕来一场大的。不管这小子有什么目的,毕竟咱们目前实力不弱于他,即便决一死战也无所谓。”
澹台明月想了想,赞同了段琅的意见。不过澹台明月让阿朱告知周伯,务必严密监控陌坤那边的动向。澹台明月隐隐感觉到,陌坤绝不会咽下京都失利的怨气。更何况陌坤手中还握着十多万精锐人马,实力不可小视。
就在段琅大军向西推进之时,不管是京都的德隆,还是亿象城的德光,他俩明知陌坤战败后兵马不多,但谁都不肯损失仅有的兵力去与陌坤硬拼。特别是京都之战过后,段琅在民众心目中如日中天,德隆兄弟二人大势已去,甚至开始不惜重金招揽兵源。
西部战火连天,大夏中部暂时归于平静。此时,城阳府内,几万伤兵的进驻,让城阳府变得犹如大都市一样热闹非凡。李建山与府尹梁毅总管着全局,几万伤兵的治疗,可把安神医忙碌的不轻。这些伤兵大都是刀箭之伤,有的甚至伤及肺腑。
按照天下各国兵制惯例,一旦受伤不能作战,最多是放一些军饷遣散回家。不过段琅打破了旧制度,这些伤兵都是军中经验丰富的老兵,只要恢复了伤势,战斗力极其强悍。更合况还有一批从历都城创建之时的老人,段琅当然不会舍弃他们。
府衙之中,李建山每日听取斥候的探报。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泰阴郡的陌坤大军身上,只要他们不来,李建山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旦陌坤大军向这边移动,他必须提前安排伤兵撤离。至于德隆与德光,李建山根本没放在心上。他们要敢来袭击城阳府的伤兵,恐怕整个大夏百姓都会震怒。这些伤兵都是大夏的有功之人,甚至说,德隆与德光本部兵马,都有可能出现哗变。但是李建山却忘了,景山城那边还有十万兵力。隐忍了两三个月之久,冯准与朱文俊必须要外出巡猎粮草。否则,他们也要坚持不下去了。
距离城阳府东侧不足五十里的无正山峡谷,一支大军秘密的驻扎了下来。
峡谷之内,冯准与朱文俊吃着干粮,两人正看着手绘的图表,详细的密谋着。
冯准指着图表说道,“老朱,凌晨寅时三刻开始攻击。只要一入城,你立即带着兵马直奔南门。城阳府面积不大,只要堵住两处城门,他们谁也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