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原本云峰建材的职工对公司取消食堂的决定非常抗拒,等顾志远回来跟他们说总部同意给大家交纳住房公积金后,所有人都雀跃起来,似乎忘记了食堂的事,像是额外得到公司莫大的恩惠。 顾志远让大家放心,总部领导答应的事,下个月就会兑现。 有了顾志远这句话,聚在销售业务室的职工又纷纷催他赶紧回去休婚假。 顾志远笑着说,“食堂马上就撤了,你们还不让我吃个最后的午餐啊?” 众人哄笑,岂敢岂敢,马上拥簇着顾志远去食堂吃饭。 午饭后,顾志远驾车回到杨家。 家里很安静,他打开房间门,杨影在床上睡得正香。 顾志远蹑手蹑脚上床,盘腿坐着端详着,眼前的杨影睫毛弯弯,黛眉如山,脸蛋红润,忍不住低头亲了一下。 杨影睁开一双凤眼,柔情似水,呢喃着,“回来啦?” 顾志远兴趣大起,咬着杨影的耳朵说,“老婆大人,我们来补补课”。 “讨厌”,杨影伸手推了他一把,推不动,娇声说,“锁门,锁门”。 顾志远上蹿下跳,锁了房门,又蹦回床上,抱着杨影滚成一团。 窗外秋雨骤起,淅淅沥沥下了半个多小时,方才停歇。 杨影用毛毯裹着身子,指挥顾志远,“小哥,去给本小姐倒杯水去”。 顾志远忍住笑,“得令!”,马上套着大裤衩,趿着拖鞋,打开房间门,去客厅倒水。 刚走出两步,他见到沙发上赫然坐着一个人,正是杨影妈妈。 顾志远暗吃一惊,马上退回房间,小声对杨影说,“你妈妈回来了!” 杨影也惊了,脸臊得通红,起身穿睡衣,“我去看看”。 杨影走到客厅,强作镇定问道,“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是说五点回吗,现在才两点”。 杨妈妈放下手中的报纸,轻描淡写地说,“我看下雨了,没带伞,就提前回来了”。 杨影羞不可言,支支吾吾道,“那你,我……” 杨妈妈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继续说道,“我估计你们在午睡,就没叫你们,只听到外面哗哗的下雨声……” 这话说得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杨影哎呀一声,逃回房间。 她跟顾志远窝在床上开始复盘。 杨影问道,“刚刚我叫了吗?” 顾志远一脸懵圈,“这我没印象,我连自己叫没叫都不知道”。 真是丢死人了! 杨影叫苦不迭。 顾志远趁机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有诸多不便,不如我们搬出去吧?” 提到搬出去,杨影又犯难了,谁做饭?谁搞卫生?以后自己怀孕了谁照顾? 还是算了吧,杨影摇摇头,搬出去更不方便,她不愿意。 顾志远苦笑,万一我有个功能障碍的怎么办啊? 杨影咬着嘴唇,想了一会,说道,“我得找时间跟我妈好好说说,要给我们独立的空间”。 至于搬出去的话,还是不要提了。 婚假还剩两天,顾志远提前给志广、志良打电话,约他们周末到苏市一聚。 志广、志良两兄弟都爽快答应了,在周六下午分别搭车赶到顾志远约定的地点。 按照志广的建议,顾志远在杨宅附近找了一家小饭店,吃完饭之后再去拜会杨影父母。 因为顾志远提前打了招呼,三兄弟想单独吃饭喝酒,杨影及她爸妈都默认了。 等三人在包厢里落座,顾志远看了看志良,笑道,“兄弟,我们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吧?” 顾志良穿着一身休闲服,戴着木框眼镜,无论五官还是身形,和顾志远都有几分相似。 而顾志广比两个弟弟大了三四岁,一直在工地上,脸上明显沧桑了许多。 顾志良一边说,“三年多了,都很忙啊”,一边从背包里掏出两瓶白酒。 顾志广抓起酒瓶一看,“哈哈,志良还藏了两瓶好酒,今天我们兄弟有口福了”。 跟服务员拿了三只酒杯,顾志广把每只酒杯倒满,顿时一股醇香溢满包厢。 顾志远赞道,确实是好酒! 上来几碟冷菜,兄弟三人开始喝酒,边喝边聊。 问到司法考试的结果,顾志广回答说成绩还没出来,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顾志远说起这次回老家的事,谈到大伯又去县城处理保险的事,问志广知不知情。 顾志广闷口酒,说道,“你俩可知道我为什么要参加司法考试?” 顾志远和顾志良相互看看,“哥,你是想当律师吧?” 顾志广摇摇头,“不是,我一定要拿到律师执业证,然后回去打官司”。 志远、志良同时惊呆了,好好的怎么打官司?跟谁打啊? 顾志广继续说,当年被他打的那个初中同学的父亲,就是粮站的负责人,因为儿子被打的事,在工龄买断后他摆了顾老大一道,把顾老大的保险停了,同时遭殃的还有几十个粮站普通职工。 顾志远恨恨有声,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顾志良皱眉,问道,“上面不管吗?” “不行”,顾志广无奈地说,“反映了多次,总有人压下来,所以我要亲手揭开罪恶的盖子!” 原来还有这一出,个中原委顾志远是第一次听说。 又说到小仁惠上学的事,顾志广和程英一样愁肠满腹,苏市的公立学校不好进,私立学校太贵,一时没有好的办法。 顾志良说道,“四叔不是在苏市做的风生水起,要不要请他帮忙找个学校?” 顾志远觉得不妥,本地的公立学校有些排外,小仁惠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何况是本地方言,很容易被排斥,对她的成长不利。 顾志良也闷了口酒,叹息道,“只可惜我能力有限,否则我一定要办一所专供外来务工人员的学校,现在老家的留守儿童太多了,耽误了教育就是耽误他们的一辈子啊!” 三兄弟相互碰杯,默默喝酒。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问题就是,他们何时才能发达,才能惠及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