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存天理,灭人欲”的雏形。
再看东篱先生身为一代大家,竟深居简出,衣着极其朴素,这便是已经是在灭自己的欲了。
还有,徐锐注意到房间里有盆小苗,作为这间屋子里唯一的装饰,显得十分突兀,说不定那便是他用来“格物”的试验品。
看来东篱先生应该是渐渐倾向于理学之说,即使没有任何外在影响,他应该也会很快突破瓶颈,走上理学之路,到时候魏国的前途可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徐锐在心里暗叹一声道:“先生可听说过心即理?”
“心即理?”
东篱先生一愣,心即理这三个字他觉得有些熟悉,但仔细一想却又有些似是而非,不禁问道:“何谓心即理?”
徐锐道:“心即理,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东篱先生闻言眉头一皱,似是陷入了沉思。
徐锐却继续道:“道家说道,儒家说理,在晚辈看来其实都是一回事,那就是宇宙中的真理。
晚辈看先生已经吸收了道家精华,认为理在万物之中,要明理便要格物而至理。
然而不论格物不格物,理都客观存在,却只有印刻在人心里才能起到作用。
是故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先生遭遇瓶颈,不问本心,却要格物,岂非南辕北辙,舍本逐末,又怎能不被受困其中作茧自缚?”
“徐兄,不可胡言乱语!”
见徐锐竟然教训起东篱先生来,黄正元顿时大惊,连忙开口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