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星期三下午,导演系四班迎来了开学以来第一次班会。
这个时空华国的大学教育普遍采用开放式教学,学分考核制度也和前世截然不同。
而在校大学生则是真正的放养,专业课程统一安排在可供四五百名学生同时听课的多媒体大教室进行,各科老师按照课程安排表准时授课。
大教室开课时,各科老师只管讲课,至于讲台下面坐着多少学生则不予理会。
偶尔遇到教学严谨的老师,上课前会看下学生签到表或直接点名,但这样认真负责的大学老师并不多见,即便有,也只是刚开学那几堂课要求严格些,之后便睁只眼闭着眼,不再和学生们较真了。
授课采用自律放养模式,各院系专业分班就更随意了,开学报到前各分院教务处就已经给新生分好班了,报到时直接注明你在该专业某班,例如:陈东报到时就分到了导演系四班。
除了正常听课,自习时间学生们大部分会选择去图书馆看书,少部分人则回到班级教室做自己的事情,还有一部分学生干脆十天半月都见不着人影。
以至于,就算是班主任(辅导员)想召集该班学生来教室开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群里发通知不管用,因为很多学生经常不在线,还有更过分的直接拉黑班主任或拒绝加入班级群。
因此,班主任一般先联系班干部,再由他们挨个给班上的同学发短信或直接打电话才能把人找齐。
不过华国高校虽然统一实行开放式教学,日常管理比较松散,但是各科期末考试却十分严格,专业课考核更加严苛。
毕业考核就更不用说了,看看海艺校园里占据学生总数四分之一的“留级生”,就知道毕业考核有多难!
导演系新生四班的首次班会,目的很明确,就是选举班干部。
这也是逼于无奈之举。
学院推行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迫使各班班主任必须在自己班上挑选几名乖巧听话的学生协助自己工作,没有班干部帮忙的话,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单靠自己根本玩不转。
这个时空的大学辅导员工作性质比较纯粹,专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不像陈东前世的辅导员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任。
这里的辅导员就是班主任,根据教学资历和职称的高低,职称高的班主任负责管理四五个班,新聘用的年轻老师通常负责二到三个班的日常管理事务。
导演系四班的班主任席慕易,就是去年夏天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年轻老师,之前做了一年助教,今年秋天被海艺聘请为讲师,教授西方电影发展史,并担任班主任,现在她负责导演系三班和四班两个班。
上周,导演系三班已经开过班会了,选出四名班干部,这周轮到四班开班会推选班干部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