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一死,蜀国便再也没有重振的希望了,囤积的大量黄金该如何处置,矿洞怎么办?是投靠魏国,还是从此落草为寇,继续与魏国作对。
一时间,三百元戎弩兵、一千矿工全都人心惶惶,什么样想法的人都有,但谁都说服不论谁。
有的忠心派认为,作为蜀国子民,应该为蜀国尽忠,不应该投靠魏国,誓死维护蜀国的尊严,但也有投降派觉得,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先帝刘备和诸葛丞相已经过世多年,后主刘禅亲小人远贤臣,蜀国气数已尽,完全没有必要为蜀国政权赔偿,毕竟连皇帝刘禅都跪地投降,到洛阳享福去了,他们这些子民还瞎折腾什么?
人都是爱国的,但同时也都是怕死的,这是人的天性,在蜀国政权已经完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为蜀国陪葬,他们更愿意投靠魏国,继续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三百元戎弩兵,只有不足百人是蜀汉的死忠派,一千矿工更是全部渴望能够一直活下去,做蜀国子民,还是魏国子民,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作为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不关心这些,只求能够活着。
大部分人都要求投靠魏国,这是他们继续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死忠派的声音显得非常渺小,尽管他们很愤怒,但却无可奈何。
司金校尉童铁是蜀汉的死忠派,蜀国的覆灭,让他极度仇视魏国,他宁愿亲手毁掉金矿,也不会让魏国得到这笔财富。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找到近百名蜀汉死忠派,酝酿了一个残忍的计划,他要带着麾下一千三百多名部下,与金矿一同消失,从而彻底断绝魏国得到此处金矿的可能性。
死忠派态度极为坚决,发誓宁死也要守住金矿的秘密,并决定第二日就展开行动。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时候难免会心软,当天晚上,童铁告诉自己的妻儿,让他们赶紧离开,走的越远越好,永远不要再回来,从而让他的妻儿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他的妻儿走到半路,预感到童铁可能要做傻事,便立即赶了回去,在返回矿洞的时候,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矿洞口塌陷了下去。
妇孺二人根本无力搬开那么多的巨石,只得在外面哭泣,同时也隐隐约约听到里面传来了兵器碰撞的声音,随后,洞口的岩石缝隙飘出了股股浓烟,并带着一股烧焦的尸体味道。
至于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只有里面的一千多具尸骸知道了。
妇孺二人为了让童铁能死的瞑目,从未将矿洞的事情泄露出去,甚至,未将矿洞的具体位置告诉自己的后代,只说出在泸州附近的群山之中。
在听完童三胖的介绍,李安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童三胖的先祖,竟是蜀国的忠臣,这让李安颇为敬佩。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些疑问,让李安不得不继续询问。
比如,那张全铜的诸葛连弩和全铜弩箭,另外,箭头为什么是铜质的。
这些问题,童三胖也解释了,全铜诸葛连弩是诸葛亮送给童铁的,并告诉他,若元戎弩兵敢不听号令,可用金弩射杀,先斩后奏,也就是权力的象征,不过,童三胖的祖上,一直流传的是‘金弩金矢’却没料到居然是铜质的,金子太贵,显然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