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效果并没有这么快,就显现出来。
而且仍然这有不少的诸侯小国,对孝德天皇的权力,并没有放在眼里,依然是我行我素,阳奉阴违。
菊花国的下面,有着多达几百上千个的诸侯小国,彼此间为了争夺资源和地盘,也是经常的大打出手。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在菊花国,哪怕是一个大一点的村庄,都敢以诸侯国自居。
这样一来,菊花国的地盘虽然不小,土地也很多,但大多数都已经荒废了。
这样一来,产出来的粮食,也就只够自己本国民众吃用的了,就算有些剩余的,也是数量很少,绝对不够养活,高句丽和百济两国的人口。
虽然高句丽和百济是盟国,而且百济在名义上,其实也可以算是高句丽的附属国。
但是在争夺购买那一点为数不多的粮食上,双方却是互不相让,竞相加价。
孝德天皇当然是非常高兴了,为了推进改革,他可是急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正愁这些钱没有出处,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化缘。
高句丽和百济,便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送上门来了。
为了尽量的满足两国的粮食需求,孝德天皇下令,整个菊花国的人,每天的粮食用量,在原本正常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
另外又命令左右大臣,全力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价格比以前高一些也无所谓。
反正,高句丽和百济所带来的金银财物,菊花国是绝对不会再让他们,又带回去的。
说到耽罗国居然被大唐的兵马给占了,而且还是大唐用粮食作为交换,从新罗手中买去的,孝德天皇也很不干心。
孝德天皇效法大唐,当然也是又着很大的抱负,想带领菊花国,走向富国强兵之路的。
在他看来,新罗和耽罗都是他的属国,而且就在他的家门口,新罗怎么可以将耽罗,卖给大唐呢?而且是谁给新罗这个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