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和新罗经常都会闹矛盾,大唐总是偏帮新罗,那是因为新罗和大唐没有利益上的冲突,管辖的地方并不相连,没有什么领土上的纠纷。
而菊花国在每一次的冲突中,就会倒向百济国,道理和大唐,其实也是一样的。
因为隔着一个新罗,百济和菊花国也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领土没有连在一起,更没有什么领土上的纠纷。
这也是新罗国,为什么愿意将耽罗岛,出售给大唐的原因之一。
有了大唐作为缓冲,从后再和百济起了什么冲突?百济有菊花国相帮,自己也可以借助于耽罗岛上的唐军,岂不是安全了很多?
大唐皇帝亲征高句丽时,正碰上了菊花国内部争斗,最白热化的时候,孝德天皇刚刚通过了乙已之变,登上了天皇之位。
这个时候,菊花国内部的矛盾,孝德天皇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精力?来管这些闲事。
当时百济国派人到了菊花国,想请求菊花国的帮助,最后也只能失望的离开了。
现在,虽然百济国在这一次的争斗中,其实并没有吃多大的亏,但上次好不容易,从新罗手中夺取的十三座城,居然又被新罗给夺走了,百济感觉自己好像是吃了很大的亏似的。
所以百济国此次又派了使臣,来到了菊花国,一来是进贡送礼,二来是想从菊花国采购一些粮食回去,没有足够的粮食,百济国的明年,可是不好过啊!到时候恐怕连粮食种子都给吃完了。
这第三就是向菊花国这个宗主国诉苦,请求武力支援,最好是让菊花国,将新罗给灭了。
高句丽也缺粮,虽然从辽东买粮更近一些,可是高句丽恨极了大唐,对占领了辽东的大唐辽东节度使,更是怨恨极深,所以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到菊花国来求援,购买粮食回去。
好在这一次的战争,两国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至少从新罗手中,不仅抢到了大量的粮食,金银财宝上的收获也很多。
可是光有金银财宝也没有什么用啊,金银财宝也不能当饭吃。
只要菊花国能够拿出粮食来,卖给他们,他们还是不在乎金钱的。
可是菊花国虽然也不小,在孝德天皇的执政下,权力也渐渐的归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