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不讲究吃早餐的,尤其庄稼汉,他们一天就两顿饭,中午一顿,晚上一顿。 子桓还是按照二十一世纪人的习惯,认为人是必须吃早餐的,而且早餐要吃好。 节省食物,可以放在晚上那顿饭上。 小米粥加油渣,已经成为了众人心目中最好的膳食。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就是三五天到头了,因为油渣马上没了。 劳作的人在河沟边洗洗手洗洗脸,就到各自的百夫长那里去排队领餐。 剃了毛发洗过石灰水换了新衣衫以后,子桓就不打算让他们天天洗澡了。 三天洗一次,只要能够保证不再长虱子就行。 现在是寒冬腊月,还没有条件天天洗澡。 如果每个人每天都洗澡,又是一大项开支,而且从今天开始就要耕地了。 耕地的人,洗了也白洗。 早餐刚开始吃,曹昂那边的曹家家将就赶着耕牛浩浩荡荡而来。 上千头牛同时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看得吃饭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碗筷。 只有任峻,每过一头牛都要数一下,数到最后皱眉问子桓道:“你不是说一共五千头牛吗?我刚刚数了,只有三千头!” 子桓一边安排厨娘给曹家家将发放早餐,一边对任峻道:“肯定是我大兄又招收了大批流民,两千头他们留着用了!种地的人又多了一批,好事情!” 果不其然,子桓话音刚落,领头的家将宋凯,就向子桓汇报道:“公子走了以后,又来了好几波流民,现在大前方差不多有一万人了!” 宋凯吃了一块油渣,补充道:“大公子需要两千架曲辕犁!” 子桓与守在一边的任峻对视了一眼,就赶紧去安排两千架曲辕犁的事。 光要犁头是不行的,必须全套农具锄头钉耙镰刀等等一起运过去。 子桓走后,任峻问宋凯道:“你们修房子修到哪里了?” “潩水边上!那里河水可大!有这边三条河那么大!” “这么说我们现在正在潩水的支流上?” “肯定是。” 家将们匆匆吃完早餐,就赶着装了曲辕犁和新式农具的上百架牛车走了。 众人见到耕牛的时候,高兴得不成样子,但是看到家将们运走了上百车的东西,都眼巴巴地望着,那叫一个心疼。 “都给我赶紧吃饭,别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大前方有一万人耕地呢,咱们这里两万人。 要是天黑以前咱们耕的比人家少,这脸往哪儿搁!” 任峻没好气地训斥百夫长,百夫长又把原话原原本本重复一遍去训斥手下人员。 耕牛已经喂饱了干草,都舔着舌头等着吃饭的人。 犁地的程序很简单,大树大部分都上了屋顶做了房梁,小树小部分变成了每人手里的锄头把手,现在就是砍伐树木,放火烧山。 然后一边烧山一边犁地除石子杂草跟擂土块。 每架牛后面跟五个劳动力。 子桓已经下令过,但凡超过两人怀抱粗的树,都得留出来,不许砍伐! 伐树是曹家的家将专长,家将头子陈超已经领命而去。 听到要放火,小孩子都来劲了。 奔着就去把荒山都给全点着了。 宋凯等人望着屁股后头冒起的滚滚浓烟,吆喝着装满农具的牛车疯一样地在山里穿行。 “后面已经在烧山了,我们赶紧地!不能落后!” 劳力赶着耕牛漫山遍野耕地去了,农庄顿时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厨娘,以及吃完早餐坐在屋檐下,一边晒太阳一边编竹筐的老叟,身边刚会走路的小孩绕膝阿爷阿奶叫个不停。 这回算是空巢而出了。 子桓也搬了个长板凳,坐在屋檐下,一边读《左传》,一边望着祥和静谧的农庄。 奔忙了近一个月,终于可以安静下来好好读会儿书。 昨夜积起来的雪,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成水滴顺着屋檐的松针滴答个不停。 子桓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往火堆边的草席上一趟,就开始念:“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子桓每念一句,那些臭小孩就跟着子桓念一句。 子桓翻身起来道:“过来,公子教你们读个简单的。” 子桓当然把宋代才出现的三字经给搬了出来。 你还别说,除了那些喜欢到处打鸟的捣蛋鬼,其他的大部分小孩都加入了子桓的三字经班。 不过孩子太小,六岁以上的已经跟着大人出去放火烧山去了,剩下三岁到五岁不等。 子桓现在只要求他们会背诵,至于写出来,就得慢慢教授。 奶声奶气的读书声朗朗响起,一时整个青山绿水都变了天地! 课堂上老师的作用其实就是前二十分钟,后面都是学生在消化。 子桓把课堂交给稍大的学生就出来安排曹家的铁器作坊落户,带队的人是铁师傅的兄弟,叫铁二。 子桓正着急呢,他们就来了。 “铁二哥,赶紧给我制造出三百副这玩意!” 子桓把画好的马蹄铁和小钉子小钉锤图样及厚度规格给了铁二。 原本他打算去骑马的,但是马的蹄子,在荒山里狂奔了一天,已经坏了! 说起来真惨,这个时代马蹄铁和马镫都还没有! 铁二拿着子桓给的图样,琢磨了一炷香的时间才惊呼道:“这可是好东西啊!谁发明的?” “马均!” 子桓已经想过了,所有新式器具的发明都安在马均身上。 “人才啊!” “那当然,他现在还小,以后会是响当当的大才!” “现在就是大才!”铁二惊叹完毕,就去选址安置锅炉生火。 这种东西,交给曹家铁器作坊的人,子桓是一百二十个放心的。 曹家铁器作坊,只供应司空府所用器具,不对外! 对曹操可是忠心耿耿! 而且由他们去扩散,很快就会传到曹老板那里,也很快会投入生产,用于骑兵的装置上。 这铁器作坊就是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 说实话,忙得飞起来的人,突然闲下来之后,就会觉得时间特别多,不知道要怎么过。 子桓带在身边的书籍,只有四书五经,全都已经读得都烂熟了。 他修理了一截子竹竿,自己造了一个钓鱼竿,就提着木桶去河边钓鱼。 小孩子们下学出来,听说要摸鱼,都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