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任是太子再如何狡辩,也无力回天了。
第二日,太子的事情立即便传遍了朝廷上下,引起百官轰动,原本支持太子的一派,俱是人人自危,其中尤以内阁次辅闻人岐为甚,自早朝朝议开始,他的脸色灰暗无比,众人瞧了,都知道是为什么。
毕竟闻人岐是绑在了太子这条船上,如今太子要翻船,可不是要连带着淹了么?
一时间众人心境各有不同,庆幸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观望者有之,不过若是仔细想一想,一旦太子这回若是真的……
那么谁会是成为储君的最佳人选?
联想起前阵子靖光帝对晋王赵羡的态度,朝廷众官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别的不说,晋王爷如今炙手可热,那是万万不能得罪了。
于是赵羡去上早朝的时候,路上走个路的时间,碰到与他打招呼寒暄的官员数不胜数,便是没事也要找两句话来说说,好彰显几分交情,簇拥着他到了文德殿里。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就连赵羡都意外的是,靖光帝竟真的让他来审理太子之案。
赵羡一时惊诧,内阁次辅闻人岐率先反应过来,连忙出列禀道:“臣以为不妥。”
靖光帝居高临下地望着他,道:“有何不妥?”
闻人岐答道:“按照大齐律例,官员审案,原本就需要回避亲友,晋王与太子殿下本是亲手足,若是让晋王来审,恐怕于朝律不合,恳请皇上另换人选。”
“嗯,”靖光帝点了点头,道:“那照此说来,晋王是刑部之首,上下官署亦需要回避,那么整个刑部就不能参与审理这个案子了,刑部不能审,这样吧,依闻人阁老来看,让谁来主审最合适?”
闻人岐答道:“刑部不能审,自然是交由大理寺来审理。”
靖光帝问道:“大理寺卿穆玉海?”
闻人岐道:“臣以为正好。”
靖光帝还没说话,旁边便有官员出列道:“启禀皇上,臣以为不妥。”
靖光帝抬眼看他,道:“好么,又有一个反对的,准奏。”
那官员垂着头道:“方才闻人阁老说了,审案需避亲友,大理寺卿穆玉海与太子殿下有私交,臣以为,他更不应该审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