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人魔大决战> 第一百一十章 医术神妙,盘问纯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章 医术神妙,盘问纯一(1 / 2)

第一百一十章医术神妙,盘问纯一

医术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医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jinye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医术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医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主要特点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五行于医术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祝由十三科是医术的至高境界。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故是不是应该好好衡量一下这个“心”?

彩蝶谷真不小,到处是花草树木,到处是鸟语花香。还真别说,这里的蝴蝶种类繁多,颜色各异,不愧为彩蝶谷。山泉汇成一条条小溪缓缓流下,于山谷中形成一个个池塘、小湖泊,给彩蝶谷增色不少。有几座竹屋建在一片竹林中的空地上,在那座最精致的竹屋里,有四个人,一个媒婆坐在上首,三个年轻人在下面相陪。

“那个小姘头,说说你的木遁之术从哪里学来的?”媒婆语气严厉地问。

“前辈好!晚辈叫李纯一,这木遁之术学自师叔。”李纯一紧张地回答。

“你师叔是谁?”媒婆冷冷地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