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方才女童说话时的神采气度,望了一眼那石碑,伸手一指——
所指之处,正是近处碑文上被女童划去的一部分,笑言道:“你说这些碑文狗屁不通,那就请你斧正一二,该当如何修缮?”
女童睁大无辜的双眼,将小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般,道:“不知道。”
归无咎暗暗皱眉。
这女童说话态度,前后都极为真实,没有任何矫饰。而前后之所以不通,理应是先有场合设定,应景而发。
莫非自己所料有误?
目光一瞥,向着那石碑望去。
那三碑碑文,本来便是归无咎立下的道术精义。故而留下“心得”之人,其去道远近,层次高下,归无咎自然一望便知。
此时留神一览——
虽然那些个所谓的“心得”在归无咎看来去道甚远,但其中依旧有高下之分。稍好一些的,已隐然勾连住真法的一丝涟漪,只是仿佛隔了数层隔膜,大有隔靴搔痒之感;而较差的,不乏离题万里,领会道术的方向上出现了根本的错误。
而被女童划去的文字,恰恰是品阶最低、最糟糕的部分。
归无咎念头一转,立刻有了主意。
掌心一托,已然浮现出一道黄卷。将其展开,轻轻平铺在地面上,道:“你且看看这一段文字,有甚说法,高下如何,可还能入你眼否?”
那女童双手捂着膝盖,弯下腰,仔细观望了好一阵,茫然道:“这是什么?一个字也看不懂。”
归无咎心中一怔。
他取出来的,正是越衡宗《通灵显化真形图》中十三正传中的一部,节录出部分文字。
归无咎本以为或有惊喜;或许依旧是“不知道”,但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