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无咎本能的感受到,第三道尊极有可能是依次习得那一千零二十四剑,最后串联为一,才汇通成了“空蕴念剑”本体。
这才是空蕴念剑真正的“躯干”和“血肉”,又或者说是至高剑道中“形而下”的门径,可堪开示后学者。
当年第三、第五道尊激战之后,落于荒海的,只是一枚剑尖。
剑尖者,乃是其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其枝蔓根基,却都不存了。
归无咎以这“剑尖”为根基、汲取万法锻炼成的新空蕴念剑,无论精度、深度、纯度都在第三道尊的初始空蕴念剑之上唯独厚度和完整性不如。
归无咎暗暗思忖,那么,自己的空蕴念剑,是否可以推演出一千零二十四道“具体”法门,然后凝练合一呢?
归无咎暗暗发动“念剑演化图”,试图汲取之。
但是观望而得的第三道尊剑术精粹,却并未在心神中显化一字,只是心神之中隐然萌生出些许念头。
归无咎微微一愕,旋即明悟。
“念剑演化图”有登峰造极之功,步步趋于圆满也正因为如此,其法门自然是以终极形态呈现。譬如你将一株幼苗的种子、土壤、肥料提供,他自动便将成熟之后果实予你。
若你想要看一看半青不熟的树叶、枝条是何等样貌,他却无能为力。
这一步骤,必须归无咎自己去做。
旁人是开山凿险,逐步开辟上进之路归无咎却是乘飞鸟登临绝巅,此刻必须开辟一条下山之路。
好在归无咎所习与第三道尊道术相通,只沉心观望了半个时辰,便有极大收获。先前与第五道尊一战后所产生的新问题,亦水到渠成的有了答案。
如果说每一种真流剑道走到极致,皆是“一分为二”,自己的“空蕴念剑”不止是一种神通,而是如辰阳八实剑一般,将天下剑道一分为二的定名之法,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来了。
辰阳八剑,乃是一个开放的神通大系,传承弟子无数而目前的空蕴念剑,却似只有归无咎一人能够掌握。
哪怕是秦梦霖与归无咎有虚丹相合、知见相通之缘,观望了剑道真诀原本之后,只觉修炼下去自相矛盾,决计不能走到终点。须知空蕴念剑剑典文字俱在,可不若九宗道术将功诀化作法宝实体为锁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