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说,此等情形之下的真灵,要么是呈现出沉睡状态下的人形要么是化作一道最为精纯的真气。而归墟正主真灵却十分标新立异,呈现于外的形象,竟是一卷经文,千字上下。
此时,这一千字,浮现与归墟核心空间的正中位置,那宛若发育不良的后天真灵,挤压于一旁,主次分明。
文字诡异,竟是巫道中的上古文字。
此行还真算是撞上了。
作为归墟主材的铜牌,又或者说“前世”,竟是巫道中的宝物。
秦梦霖道:“是时候了。”
归无咎微一颔首,感应气机,果然已是元淳俱足。
太玄山一行的领悟,不仅仅是道途心念的分歧同样也事关归、秦二人的隐匿手段。经由这一次推演游戏,二人隶属这一下界的归属感,充盈而盛。
面目形象,也发生了细微变化。
这并非动用易容之法伪装,而是感悟一界之气机,水到渠成而成就。
此时飞升灵山,就算是大神通者,也完全辨认不出异常。
二人相对盘膝而坐。
半个时辰之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一座长宽六十丈、高二十丈的高台。
高台乃是石砌,但粗粗一望之下,却似残破不全。尤其是底层边缘处,更是长满青苔,连成一片深绿。
正对高台的一座小峰山腰,铸成一座铜庐,四面漏风。
铜庐中间坐着一人,中年年纪,下颌十分干净,但是耳下、面颊处反而髭须未净。和面容正中几道线条构成的鬼脸相衬托,仿佛浓墨细笔,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