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玄幻小说>星际设计院> 01.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设计人员等级和常用术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设计人员等级和常用术语(3 / 3)

7.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8.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9.容积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10.绿地率: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11.层高: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12.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

13.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14.设备层:建筑物中专为设置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配变电等的设备和管道且供人员进入操作用的空间层。

15.避难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16.架空层: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

17.台阶:在室外或室内的地坪或楼层不同标高处设置的供人行走的阶梯。

18坡道:连接不同标高的楼面、地面,供人行或车行的斜坡式交通道。19.栏杆:高度在人体胸部至腹部之间,用以保障人身安全或分隔空间用的防护分隔构件。

20.楼梯:由连续行走的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或栏板)、扶手以及相应的支托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用的建筑部件。

21.建筑幕墙:由金属构架与板材组成的,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