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岛国的那些动作片稍微遮掩一些,更多的是擦边路线。
赵浮生对此深以为然,对于资本的德行,他认识的更清楚,后世连公然在电视剧里卖腐这种事情他们都做的出来,更不要说别的了。
说到底,赵浮生一直都觉得,做人其实有时候还是需要一点原则的。
矫情也好,又或者是故作姿态也罢,越是没有原则的商人,往往就越容易为人所趁。
毕竟苍蝇不叮无缝蛋,如果一个人无欲无求,往往就很难有人战胜的了他。
无欲则刚,可不仅仅是一个成语那么简单。
“港岛那边的人,可靠么?”叶敬随即想到另外的关键,对赵浮生认真的问。
这些年来随着两岸三地交流的深入,特别是文化方面的交流,对于港岛方面的文化,尤其是影视方面的,叶敬倒是了解不少,总体而言,他其实是不太喜欢那边的人的。
这是没办法的,港岛人管内地人叫阿灿,内地人叫他们港灿。互相看不顺眼,由来已久。
八十年代的港岛有一部电视剧叫做《阿灿正传》,讲述的是一个叫阿灿的内地人,他是从内地到港岛的,很傻很天真,很“社会主义”,从那之后,阿灿就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专门讲意识形态的内地人。
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来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港岛爆发大规模失业潮,许多港岛人在九七年之后,开始北上进入内地工作、生活,由此也就有了所谓的港灿,指的是那些不熟悉内地文化,但却要融入进来的港岛人。
当然,后来在网络上,则指自小在港岛生活、成长,自以为学贯中西,见过世面,实则目光如豆,对殖民时代无限怀缅,却又自觉被人家舍弃,不齿大陆暴发户的嘴脸之余,却又晓得自我安慰、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甚至认为港岛人比起大陆人高人一等,不齿于讲普通话的这种人。
总而言之,港岛人,尤其是港岛电影人,这时候,在内地的风评,还真就不怎么样。
没办法,谁让这些人总喜欢讲排场,动不动就坑内地的金主们呢,被坑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警惕。
“可靠倒是谈不上,大家都是为了赚钱而已,互相利用罢了。”赵浮生淡淡地说道。
这是心里话,终究自己是为了打开市场,而对方则一方面是为了进入内地捞金,一方面则是为了和内地的娱乐圈产生关系,大家各取所需,心照罢了。
不管什么事情,一旦大家的利益诉求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那就有了可以坐下来谈的基础,就好像叶敬和赵浮生,其实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两个人更深谙某些规则,很聪明的把事情摆在台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