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就是认识自我,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而走向成功的过程动词。 5月4日,就是这周,twitter和facebook纷纷公布了自己第二季度的业绩。 facebook第二季度盈利增长11%,其全球月活用户达到了12亿,也就是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与此同时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用户数达到了4亿,what’sapp用户更是超过6亿级别。 而过去一年,twitter的活跃用户数几乎没有增长。 twitter的营收同比下降5%,降至5.74亿美金,净亏损也扩大了,减值损失达5500万美元,营收下降4.7%,至5.739亿美元。 当twitter还在为是否放开140个字的限制反复纠结时,facebook的instantarticle已经成为《纽约时报》、buzzfeed等新闻机构最为看重的分享平台; 当twitter不顾老用户的怨声载道将favorate变成like按钮时,facebook已经不再满足于点赞这种单一的情感表达,将大拇指升级为6种emoji表情; 当twitter终于下定决心periscope整合进timeline时,zuckerberg已经将直播提升到重中之重,在移动端底部加入一键直播按钮; 当twitter终于将自己在appstore的分类从social转移到media,并推出twittermoments人工“编织”tweets(推文)跟踪新闻事件进展时,snapchat24小时不间断的livestories已经被观看了100亿次,无论是演唱会、球赛还是重大事件,越来越多人的第一冲动是点开livestory按钮。 历史回顾:twitter于2006年成立,成立之初有四位创始人,分别是jackdorsey,noahglass,evanwilliams和bizstone。 而推特从成立之初就存在严重的内斗。在twitter刚刚开始走上正轨之际,创始人williams、dorsey和class之间就发生了权力争斗,最终在dorsey的强烈要求下,董事会决定将class赶出公司,只给class一点点现金和股权赔偿。 2006年7月,class被赶出推特,同年dorsey成为twitter的ceo。而dorsey是个典型的“鬼才”。在2006年,dorsey开始在公众场合以twitter的创始人身份亮相,经常参加各种明星、政客、以及富豪的派对。 同时,dorsey当时迷上了服装设计,在服装上花了很多时间。 这样的生活导致了另一个创始人evanwilliams的不满。最终董事会在2008年时,决定更换ceo,由evanwilliams出任ceo。 这一段时间twitter内部初出现了严重的内部矛盾,对于微博的到来,创始人之间由于意见不和导致公司内部产生的一系列的斗争。 众人应接不暇,5月6日上午twitterceo杰克多西宣布不再主持工作。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新闻发布会上一个来自纽约日报的记者突破重重封锁来到了威廉姆斯的面前问道:“威廉姆斯先生,你好针对于此次杰克多西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埃文·威廉姆斯十分不耐烦地解释道:“由于twitter在内部和外部不断发展,需要对公司前景有更好的洞察力,以及更专注的发展方向,所以决定采用一个独立领导者。” 记者咄咄逼人的问道:“难道不是因为内部的不和吗?” “无稽之谈……”威廉姆斯生气的说道。 远在米国的叶昊立刻给童浩然打来了电话。 “老板,你看了今天有关于twitter的国际新闻吗?” “看到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 童浩然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立刻做出相应的反击:第一步立刻进行新闻战略攻击加大力度进行曝光让资本对twitter感到失望。同时他们这一季度的业绩不是非常好,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进行攻击,毕竟这是不争的事实!第二步立刻联系facebook做好微博的战略推广。同时做好微博的优化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随着事态的发酵,微博凭借着twitter的内部矛盾不断的蚕食着美国的市场。 这一天对微博来说是幸福的一天,凭借着自身的合理定位以及自身良好的用户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成功的获取了米国的大半市场。 微博的如此快速的入侵米国的市场,让人们感到十分的震惊! 一时间关注微博的知名媒体人和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 “微博逆袭的背后是“社交+媒体”这一差异化定位,而且基于这一特质,微博做到了产品上的与时俱进,把“社交+媒体”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定位:坚守“社交+媒体” 今天既是一个社交时代,同时更是新闻频发的快节奏社会,还是粉丝经济时代。面对种种变化,微博坚持了自己发展的初衷,并没有被所谓的社交潮流裹胁,微博经过试探之后,仍然选择了偏媒体的战略,坚持发展为社会化媒体平台,打造出与微信不同的定位。 投资机构巴克莱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微博是华夏惟一一个具有公共媒体主页与帐号的社交网络,微博不仅对公众开放,还鼓励用户之间进行分享。得益于这些特性,微博能为即时新闻的快速传播提供便利。 区域下沉:抓住用户的信息刚需 产品:不错过每一个风口 可以说,不断强化“社交+媒体”的平台定位,是微博最成功的坚持。以此为基础,微博连续抓住了短视频、直播风口,并与网红经济的大潮实现了完美结合。 从产品层面来看,微博已经演变成为twitter+instagram+youtube的集合体。 生态:带动新媒体的黄金时代 一直在持续推进“垂直战略”,扶持“专v”,一方面在电影、财经、旅游等行业加速拓展,一方面则是在产品与运营商进行深耕。通过自媒体扶持策略提升了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而这背后则是让内容创业者们的价值得到了真回报,内容创业得到商业回报,由此也才能带动更多的好内容制作与生产,也进一步带动了华夏互联网原创力量的爆发。” 童浩然接受采访时披露微博逆袭的原因:首先是坚持移动为先的战略,第二是在三四线城市打开局面,扩大了用户覆盖广度,第三是图片、视频、直播等多媒体产品的及时布局和持续优化,第四则是在实时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交兴趣网络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