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这是我想到的,最适合的项目。”王诺岳说道。王诺岳昨晚回来,就开始考虑选什么项目。和他关系最密切的教授,就是李教授。而李教授,最近正在写一本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书。所以,他的首选是与图像相关的项目。
“现在,计算机的硬件发展了,可是原来的图像格式,都有各种限制。”王诺岳说道。
“比如说,bitmap,它几乎没进行数据压缩。一个800x600的图片,就要一兆多的空间。因此文件太大,应用范围狭窄。再说,这种格式都出来二十多年了,选它做项目,百分之百会被咔嚓掉。”
“现在图像格式的问题是,如何压缩图片,还保留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比较流行的gif格式,(图像互换格式,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也有问题。它只能用256种颜色来显示图片。”王诺岳继续评价道。
gif是1987年,一家做电子邮件服务的公司,puserve发明的。为了让电脑显示彩色图像,并能节省内存,软件工程师stevewilhite发明了gif图片格式,可以用256种颜色来显示图片。到了去年,1989年,puserve又推出gif格式加强版,开始支持动画。
在互联网出现的初期,gif备受欢迎。上传到互联网上的第一张照片,leshorriblescertes(一个女性模仿流行乐团的名字),就是gif格式的。而第一张火遍互联网的图片,婴儿跳舞的动态图片,也是gif格式的。
而且,1995年,拥有lwz压缩算法专利的unisys公司,还搞出一个大新闻。他们宣称对gif格式中使用的lzw压缩算法有专利,要向所有使用这种算法的软件收小版权税。这让所有的开发者疯狂地删除他们使用的gif。并导致了一种新的格式,png的诞生。
“不过,现在的gif格式,也成熟了。而且属于一个公司开发的产品,并不好水论文。”王诺岳诚恳地说道。
现在,要水一篇论文的王诺岳,最可靠的选择,实际上只有一个:jpeg。
jpeg是jointphotographicexportsgroup的英文缩写,也就是联合图像专家小组。这个小组隶属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86年,主要负责定制静态数字图像的编码方法,即jpeg算法。
这个小组从1992年的推出jpeg,到2018年推出可应用于vr的全新图片格式jpegxs,这个小组推出了九种图像标准。
王诺岳想写的论文,或者说想申请的项目“有损的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cosiransform)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就是jpeg专家小组在1992年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之一。
除了dct,jpeg还包括了另一种压缩算法是“无损的预测压缩技术”,还有两种熵编码方法、四种编码模式。
不过,现在dct算法,可能要变成王诺岳赚名声的论文了。